|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9-26 13:29 作者:李先生
夏季高温、闷热、高湿有利于发病;大雨或连阴雨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流行;田块间连作田、低洼田、雨后积水、偏酸土壤的田块发病重;栽培上种植密度过高,偏施氮肥易发病。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时十分严重。
发病规律。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