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05:09 作者:李先生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田间常见表现是麦穗的部分小穗干枯死亡。产量损失可达10~40%,由于病菌含有呕吐毒素,病粒达到4%即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
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也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菌的低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
小麦赤霉病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小麦赤霉病也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赤霉病会造成小麦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则不能收购。因此赤霉病对小麦危害相当大。
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赤霉病一旦发生,小麦就必定会减产,而且还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毒素,食用达到一定量,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
小麦赤霉病简单来说,就是白穗烂头,湿度大时,病部有粉红色霉状物。对产量,品种影响很大。病粒有毒,不能食用,也不能作为养殖饲料。
小麦赤霉病主要为害穗部,又称红麦头、烂麦头,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种植效益。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