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在幼苗嫁接时期幼苗的成活率和温度光照通风湿度等管理因素多很有关系,如果管理不当,幼苗的成活率会降低,所以在蔬菜幼苗嫁接时期就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调控,让成活率更好的提升。 温度控制 通常幼苗嫁接后应立即将嫁接苗放入棚内,排苗后应立即将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以保温、保湿。温度的控制按照嫁接伤口愈合的适温进行调控。一般在嫁接后3-5天内,白天保持在24℃-30℃,切记不可超过32℃;夜间保持在18℃-20℃,不应低于15℃。在3-5天以后,可开始小通风,并逐渐使温度降低,白天可稳定在22℃-24℃,夜间稳定在12℃-15℃。 湿度控制 适宜的空气湿度是嫁接苗成活的关键,尤其是苗床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通常在嫁接后3-5天内,棚内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5%-95%。营养钵内土壤湿度不要过高,以免烂苗。 光照调控 光照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嫁接苗成活率。应在嫁接初期进行遮光。方法是:把草苫适当放下一部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若环境温度过低时,应当使嫁接苗多见光。一般在嫁接后2-3天内,可于早晚揭掉草苫,中午前后适当覆盖遮光。以后可逐渐加长见光时间,约在7天后可解除遮光。 风量调节 通风的目的是为了降温、散湿。通常在嫁接初期不通风,宜在嫁接后3-5天内嫁接苗开始生长时通风。通风量由小到大,通风时间也随嫁接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延长。约在10日左右即可进行大通风。同时,通风时若幼苗出现萎蔫现象,应及时遮阳并喷洒清水,停止通风,避免因通风过猛或时间过长对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