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矮花叶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7-09-24 04:16 作者:李先生  

有关玉米种植的知识,玉米矮花叶病有什么症状,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病条件有哪些,发病时玉米心叶基部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最终导致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或不结实,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措施有哪些,下面来了解下。

玉米矮花叶病怎么防治

1、玉米矮花叶病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但以幼苗至抽雄前为主。最初在心叶基部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其后会沿叶脉发展排列成虚线状,以后向叶尖扩展。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脉间叶肉逐渐失绿、变黄,而两侧叶脉仍保持绿色,因而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叶。感病后植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早期感病植株矮化严重,后期感染植株矮化较轻,一般较正常植株矮化10%—30%,感病较重的矮化50%以上。重病株抽雄后雄穗不发达,分枝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或不结实。

2、玉米矮花叶病发病条件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害。该病可由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毒,种子也可以带毒。传毒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缢管蚜、玉米蚜,其中以麦二叉蚜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最为重要。蚜虫在毒源植物上吸食5—30分钟即可获取病毒,再转移到玉米苗上刺吸心叶即完成传播过程。

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5月中上旬前的低温会使玉米播期拉长,幼苗生长缓慢,相对延长了玉米植株的感病期,从而导致玉米受害严重。此外,田间病害的分布,靠近蚜源的地边较地中心严重;土壤贫瘠,玉米生长不良,杂草多或缺株断行地比管理精细、肥水好的严重。

3、玉米矮花叶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根本途径。

2)防蚜治蚜:5月上旬是我区麦蚜大量向玉米田迁飞的前期,此时应集中力量消灭传毒介体蚜虫,以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程度。

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玉米适期早播,病害相应减轻,因为早播玉米出苗早,可避开介体蚜虫迁飞高峰期。早期结合间、定苗拔除病株,根除毒源,减少再侵染,可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流行。栽培上应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全面推广包衣种子和药剂拌种。

4)药剂防治:矮花叶病是病毒病,使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选用20%病毒可湿性粉剂、灭毒灵600—7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共喷3次。此外,喷施0.30%DHT效果较好,可以配合使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后期重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玉米的生长习性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