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
肥料有很多种,不同的
肥料性状有别,用法也各不相同,有的适宜作底肥、有的适宜作追肥,有的适宜作种肥,不同的作物对
化肥的需求也不一样。总之,
化肥只有用对,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尿素:中性、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
基肥、追肥、不能作种肥。 过磷酸钙:弱酸性、可作
基肥、种肥和追肥、它适用于中性或酸性土壤,一般应配合有机
肥料施用,追肥以其滤出液根外喷施。 硝酸铵:弱酸性,可作追肥,不能作
基肥、种肥。早春作物不宜施用,不可与有机
肥料混合堆、沤制;施于水田因反硝化作用而效果差,常用于旱地作物。 氯化铵:生理酸性
肥料,可用作
基肥、追肥,不能作种肥。适用于石灰性土壤或部分酸性土,但不宜施在盐碱土壤和烟草、葡萄、马铃薯等忌氯作物。 氮磷钾
复合肥:宜作
基肥和早期追肥。 钙镁
磷肥:弱碱性,可作
基肥,一般不宜作追肥施用,适用于酸性土壤。
硫酸钾:生理酸性
肥料,作
基肥、追肥均可,
硫酸钾适用于各类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钾作物,施用时应适当集中施用。在水肥一体化系统中,
硫酸钾在小面积田块使用,一般溶解困难不大。但在大面积农田,用量大、溶解慢,严重影响施肥速度。
磷酸二氢钾:目前多用于浸种和根外追肥,效果都很好。 氮钾
复合肥:宜作喜钾忌氯作物的追肥。如果是硝酸钾,水田不宜施用。
氯化钾:生理酸性
肥料,宜作
基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最好应配合施用有机
肥料或石灰,盐碱地不宜施用,忌氯作物也不宜施用。 氮磷
复合肥:如磷酸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
基肥,如果作追肥宜早施。 这些用肥常识不可不知! 1、酸性
化肥不可与碱性
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
钾肥等碱性
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2、含氯的
化肥不宜使用在盐碱地和忌氯作物上 忌氯作物有甜菜、薯类、茶树、桃树、葡萄、甘蔗、柑橘、烟草、浆果类等被认为是典型的忌氯作物。 有些作物对氯比较敏感,当超过一定量时会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如甘薯、烤烟、莴苣、白菜、草莓、葡萄、苹果幼树、茶树、马铃薯、甜菜、柑橘、甘蔗、辣椒、莴笋、苋菜、西瓜等,而有些作物对氯的敏感性较弱,需要在较高含量情况下才会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棉花、猕猴桃、番茄、甜菜、水稻、谷子、高粱、小麦、大麦、玉米、黑麦草、茄子、豌豆、菊花等。 即使是对氯敏感的作物,也需要吸收氯,只是量相对少而已。只要是合理施用含氯
肥料,不仅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还会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3、氮素
化肥不宜浅施或浇水前施用 氮素
化肥施入土壤后一般要转化为铵态氮,容易随水流失或受光热作用而挥发,失去肥效。 4、碳铵和
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
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5、
氮肥不宜多施于豆科作物上 豆科作物根部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氮素
肥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使作物贪青晚熟,影响产量。 6、
磷肥不宜分散使用
磷肥中的磷元素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失去肥效,应先将
磷肥与积肥混合堆沤一段时间,再沟施或穴施于作物根系附近。 7、含磷量较高的
肥料不宜多用于蔬菜 蔬菜对磷元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小。 8、
钾肥不宜在作物生长后期使用 待有缺钾症状时,作物生长已近后期,这时再追肥已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
钾肥应提前至作物苗期追施,或作
基肥使用。 9、稀土
肥料不宜直接施于土壤中 稀土
肥料用量较小,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稀土
肥料拌种或用于叶面喷施。 10、不宜不分作物品种和生育期滥施
肥料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作物对
肥料的品种和数量有不同的需求,不分作物及时期施肥只会适得其反。 11、硫酸铵忌长期施用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
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12、未腐熟的
农家肥和饼肥不宜直接使用 未腐熟的
农家肥和饼肥中含有多种虫卵、病菌,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和热量,直接使用会污染土壤,加快土壤水分蒸发、烧坏作物根系,影响种子发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先将
农家肥和饼肥充分堆沤腐熟,经高温消毒或药剂处理后再使用。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