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1 15:33 作者:李先生
一、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结合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来说,选择经过当地大面积种植,确认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即可。不可贸然大面积推广新品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选择夏花生留种,选择当年未发生过病虫害的区域。留种后注意经常翻晒,避免发生霉变,影响发芽率。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晒种,在播种前7天左右,将带壳种子进行翻晒1~2天,去除种子在储存过程中吸收的潮气,还可杀灭部分种子表面的霉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去壳,去壳一般选择在播种前2~3天进行,过早会走油,影响种子质量;选种,将过小、病变、霉烂、破损等不合格种子去掉,保留大小均一,外观良好的种子;拌种,花生不需要浸种,只需用拌种药剂将种子拌匀即可。
二、选地、整地、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地块。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避免连作。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水稻和花生轮作,如果是旱地,则可花生、山芋、玉米等轮作,这样做可大大减少各种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选好地块之后,要进行精耕,达到深、细、松、软、平。一般畦宽3~4米左右,采用高垄双行,便于排水,也可提高田间通风、透气、光照作用。还要挖好配套的丰产沟、腰沟、田边沟方便排灌。基肥一般采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 施肥量为15000~25000kg/公顷,施加复混肥350~400kg/公顷作为底肥,注意底肥施加量不可过多,避免烧种。播种是花生种植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播种时间,花生的发芽温度为10℃左右,一般地表以下3~5cm 左右的温度能够稳定在10℃以上,即可开始播种。通过地膜覆盖技术进行保温,可提前进行播种;播种密度,根据不同的品种,播种密度一般在12~15万穴/公顷为宜;播种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3~5cm;合理覆土,播种后的覆土,一般要先覆盖1层湿土,然后再覆盖1层干土,注意覆土不可太过密实,保持一定的透气性。花生种植时一般都随播种喷洒除草剂,用乙草胺1500~2250mL/公顷,兑水600~750kg/公顷喷雾于土面,可有效防治杂草的生长。
三、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花生的肥水管理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施加的基肥及底肥已经足够花生生长所需,不需要再进行追肥,如果花生出现明显营养不良,可喷洒少量叶面肥。花生生长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高,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如果夏季降雨量较大,要注意排水,积水时间过长会引发烂根、病虫害等问题。由于在播种时已经喷撒过除草剂,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如果杂草生长过快,需要及时拔除,以免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花生田间管理的重点内容。防治时要尽量减少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容易通过土壤在花生中残留,影响花生的质量。花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分几个时期:在出苗前后,主要防治大黑金龟子,一般可采用人工拾虫的方式,在21:00以后拾走出土的金龟子,每7天1次,连拾3次即可控制大黑金龟子对花生的危害。在苗期,要及时进行清棵蹲苗,这样做既能培育壮苗,还能控制倒秧病、蚜虫、病毒病的发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用草、叶、枝在40%乐果500倍液中浸泡20分钟,于傍晚插入地里诱杀金龟子。如有伏蚜、棉铃虫、纹枯病等发生,则需要尽早选择对应农药进行防治。在荚果成熟期及收获期内,为了保证花生的质量,不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灭虫、防鼠。如有病株,要及时拔除焚烧,并且该田块内的花生不可留种。
四、花生的无公害植保新技术,主要体现在花生的病虫害防治上,通过合理的防治手段,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花生中的农药残留,提高花生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