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0 09:22 作者:李先生
作物缺钙症状:
1、植物缺钙时,根系生长受抑制,根的前端变为褐色,枝、叶徒长质地变软,严重时死亡(只有白根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
2、植株节间较短,矮小,早衰,易倒伏,不结实或结实少,果树一般表现为裂果现象。粮食作物表现为叶子薄而小,抗寒、抗旱能力差;杆细易倒伏,穗小粒不饱,产量低品质差。
3、叶片小,暗绿无光,幼叶变形卷曲,叶尖出现弯钩状,严重时叶缘发黄甚至焦枯坏死。
4、最先表现症状部位为根尖、顶芽和幼叶上,严重时顶芽坏死。
5、缺钙后营养失衡,新梢成熟不良,树势变弱,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果粉少,香味淡。果实易软化脱落且大小不均,易落果、裂果,贮存期和货架期缩短。
钙对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1、促进细胞分裂。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植物缺钙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极易发生生理性病害。
2、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抗逆能力。
施钙肥,增强了膜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增加果实皮层的厚度和弹性韧性,提高果实抗裂、抗摔以及抗晒能力。还可增加植物对盐害、冻害、干旱、热害和病虫害等的抗性。
3、防止植物早衰。
早衰的典型症状与植物的缺钙症状极其相似。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的衰老与乙烯的产生密切相关,而钙通过对细胞膜透性的调节作用可减轻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衰老;此外采后果实的保鲜贮藏性与呼吸强度有关。因而,果实中含钙充足,则膜结构保持完整,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货架期。
4、提高作物品质,延长保存期。
在贮藏器官发育初期,如果其中钙含量较低时,细胞原生质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糖分、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经韧皮部向贮藏器官中转运,可有效提高果蔬等产品器官的含糖量。成熟果实中的含钙量较高时,可有效防止采后贮藏过程中出现的腐烂现象,延长贮藏期,增加水果的贮藏品质。
5、钙与病害成反比,钙充足,发病率低。
补钙能抑制真菌侵袭、降低病害的感染程度,同时还能降低土壤中某些离子对作物的毒害(比如:铵、氢、铝、钠等离子),又能消除植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的毒害。
6、调节植物体内ph值。
钙能中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形成草酸钙、柠檬酸钙、苹果酸钙等不溶性有机酸钙,调节PH值,稳定细胞内环境。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