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氨氮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017-09-19 01:35 作者:李先生  

   当氨氮的浓度超过0.2mg/L时,我们就说氨氮超标,超标的氨氮进入到鱼体后,与血铁结合使鱼的携氧能力降低,造成鱼类中毒麻痹而死亡,氨氮的毒性与水温和PH值成正比,当水温越高,PH值越高时,氨氮的毒性越大,对鱼类产生的毒性危害也就越大。 怎样防止养殖水体中氨氮过高?如何降氨氮?养殖生产中要定期检测水体的氨氮指标,尽量把氨氮值控制在0.2mg/L以下。具体的措施有:每年清塘时清除含大量有机质的池塘淤泥,制订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混养模式,合理利用水体空间,避免盲目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选择消化率高的优质饲料,添喂复合型优质的微生态制剂,降低鱼类的粪尿排池。投料时要适可而止,尽量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水质老化有机悬浮物,池底粪便残饵时,应及时排污,同时适当换水。水体施用氮、磷、钾肥应根据水体肥度合理施肥,掌握少施助施的原则,夏季高温季节,水体PH值高时,适当开动增氧机,搅动水体,使氨气含量高的上层水与较低的下层水混合,降低水体中氨分子的总含量,通过增氧、曝气,还有底泥的搅动后,再有优质复合的微生态制剂,培养好良好的菌相和藻相,顺畅水体物质代谢的各环节,从而有效地把氨氮值控制在安全的指标值之内,保障养殖鱼的健康成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叶面施肥的知识总结 下一篇:肥害造成死苗该怎么办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