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14:52 作者:李先生
一、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宜选择凉爽、干燥、通风、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怀土壤种植。一般低丘陵山区、平原均可种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栽培较多,而湖北的郧阳、恩施及鄂东南等重酸性土壤的山区不宜种植,过黏或低尘地也不宜种植。栽种应在秋作物收割后及时翻耕,耕深约0.33米,做成宽1-1.33米、沟宽0.33米的畦。每667平方米(1亩)施足50-70公斤复混肥作底肥,耙匀待播。 2.育苗:春播除虫菊,当年不能开花,冬播要到第三年春季才能开花,秋播第二年即可开花,因此以秋播为好。秋播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具体播种时间:春播2-4月份,秋播8-11月份。播前1周,将种子用水浸5-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内泥地催芽5-6天,约有20%的种子萌发时再加适量细土拌匀播种,播后撒一层泥灰,用木板轻压一遍,上面用稻草覆盖,经常洒水,保持地内湿润,干旱季节育苗需要搭棚,白天盖上,晚上揭去。育苗的种子使用量为每667平方米50克,可供1.33公顷(20亩)地移栽,一般15天后即可出苗。 3.移栽:苗高6.6-1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移栽前将苗床淋透水,小苗多带泥土,易于成活。栽时按株行距0.33-0.5米开穴,施入过磷酸钙和焦泥灰(草木灰也可),每穴栽1株,覆土不宜过厚,以利分蘖芽生长,除虫菊栽后*年产量稍低,第二、三、四年为产量高峰年,第五年后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除播种法外,还可采取分株法,即在9-10月间的阴雨天,将母株分成4-5株,按每穴1株栽植。也可以采取插枝法,即在3-4月间,选择生长2-3年的母株,把茎切断后插入土内,上盖稻草,并要经常浇水,直至萌根成活。 4.施肥:移栽后10天左右施粪肥*,隔半个月再施*,每次每667平方施用1000公斤,促使迅速提苗生长。以后每年施肥三次,小雪前应施足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20公斤,钙镁磷肥15公斤,泥灰(草木灰、土杂肥)1000公斤。立春后施*抽薹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1500公斤,并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500克,掺水50公斤,在离根6.6厘米处打穴施下,不可直接施入根部。在采完花后需再施*肥。 5.松土与间作:移栽成活后应浅松土*,以后每年3、4、7月上旬和冬季各松土除草*。7月松土前应把老茎秆在离地面3.3厘米处割去。种植除虫菊的地块*、二年内空地面积较多,可间作玉米等作物,以提高复种指数。 6.病虫害防治:除虫菊没有虫害,病害也较少。温度高、湿度大或施肥过多时可引发锈叶病和菌核病,一旦发生病害,可拔除病株并用50%托布津粉或石灰粉进行病穴消毒。 7.摘花加工:5-6月间,当舌状花冠尚未全展开、筒状花冠已渐开展时,花中有效杀虫成分含量*,为采收的*适宜时间。除虫菊的花一般在10余天内开放完毕,故应选择晴天抓紧采收。收花期是小满到芒种,要根据花的开放程度分批适时采摘。采摘时要平蒂采摘,不带花柄。采后及时晒干,如遇雨天可用55-60℃的温度烘干或风干,使含水量下降到6%-12%。全草在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除虫菊花所含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因此必须充分干燥和防潮避光贮存。一般不耐久贮,如贮藏一年,杀虫效力则减少一半。 二、经济效益分析: 除虫菊*种植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