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措施

2017-09-17 22:17 作者:李先生  

   一是培育素质良好和适当秧龄的秧苗:防止赤枯病最主要的是促使移栽后的秧苗早发和多发新根。
  二是实时栽插,避免过早栽秧:过早栽秧由于地温回升缓慢,稻田土温低,不能满足发根的要求,新根发生缓慢,黑根多于白根,容易发生赤枯病,在正常情况下,栽秧后10—15天还不见有稻株分蘖的栽秧时间,都可以看成是过早栽插的范围。
  三是浅水栽培,浅水灌溉:浅水灌溉比深水灌溉的泥温高,浅栽又可以使新发生新根的茎基部处于泥温较高、空气较充足的上层土壤中,有利于新根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对钾素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所以浅水浅栽,浅水灌溉是有利于稻株发生新根,预防赤枯病的必要措施。
  四是栽秧后加强田间检查诊断,及时防治: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如果土壤是由于施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或是缺乏某些元素等原因,有可能发生赤枯病。那么为了及早查明是否开始发生赤枯病,可在移栽后7—10天将秧苗拔起,检查根的情况。如果缺磷可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也可以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缺钾的稻田可以每亩施氯化钾2—3公斤,缺锌的稻田每亩用硫酸锌2公两兑水喷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综合防治玉米锈病多举措 下一篇:如何防治平菇杂菌害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