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16:57 作者:李先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多种多样,每一种生长调节剂在生理作用上有一定的活性,又有其特殊性,在使用上还有一定的范围和条件,才能表现出它的显著作用与特殊效果,有利于作物克服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应找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病因”,对症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施用浓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和抑制双重效应。一般在一定的低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有益的作用;而高浓度则会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抑制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因此,施用浓度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调节剂的应用效果,必须根据使用目的灵活掌握。例如多效唑在早稻上使用,因气温较低而只能体现在壮秧增蘖、提高秧苗抗寒性上,不能体现在控长上,施用浓度宜低,适宜浓度为150毫克/公斤;而在晚稻上使用,还有矮化植株、控制徒长的作用,施用浓度应高,适宜的浓度为300毫克/公斤。
施用次数
通常情况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关键时期施用*,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多次施用不但费工费药,而且效果不一定比*施用好。但是,在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时,低浓度多次施用要比高浓度*施用效果好。例如在棉花蕾期使用确保稳长,一般要施用3次——4次。因为低浓度多次施用不仅可以保持连续的抑制效果,而且还能避免对植株产生毒副作用。
施用时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适宜的时期施用,才能达到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