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防治重点。今年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要以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为重点,兼顾二化螟、稻飞虱、稻苞虫、稻曲病、纹枯病等,因地制宜,科学防治。 2、把握防治适期。7月中下旬,以防治二化螟、稻瘟病为主兼治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7月底至8月上旬,以预防稻穗颈瘟、稻曲病为主,兼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及稻苞虫等,这次施药掌握在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为宜。除了把握以上两个防治关键时期外,要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对达防治指标田块立即防治。 3、实行达标防治。稻纵卷叶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分蘖期)、50头(孕穗期);二化螟:每亩枯鞘团80个;稻飞虱: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以上(分蘖期)、1500头(穗期);纹枯病:病丛率20%;稻瘟病和稻曲病:破口前5天—7天喷药预防。 4、选准对路
农药。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对症用药,科学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苞虫可选用20%阿维•
三唑磷、5%甲维盐高氯氟或48%
毒死蜱等;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可选用25%
多菌灵•三环唑、20%三环唑或28%丙环唑
咪鲜胺等。 5、规范用药技术。 ①禁用剧毒、高毒、高残留
农药。 ②喷施
农药时要注意防护。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喷施
农药上午应在露水干后至11时前,下午应在16时以后。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小时。③要妥善处理
农药废弃包装。
农药空瓶(袋)应远离水源深埋或烧毁,不得随意乱丢。④水稻扬花期对药剂敏感,要严格按药品要求用药,以免产生药害。⑤施药后保持1-1.5寸浅水层3-5天,提高防效。⑥严格遵守
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