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16:06 作者:李先生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成虫飞翔力不强。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荚秆上,受惊时才作短促飞翔。早期出现的成虫以雄虫为多,后期则多为雌虫,盛期性比大致为1:1。成虫有趋光性,黑光灯下可大量诱到成虫。成虫产卵时间多在黄昏。
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幼豆在豆角豆田里做茧越冬,成虫产卵在豆荚里。
大豆食心虫的习性是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飞往豆田危害。
选择适合自己的当地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
大豆食心虫又称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俗名大豆蛀荚蛾。大豆食心虫幼虫共分4龄,初产时淡黄色,入荚脱皮后变为乳白色,末端幼虫体长8~10毫米,老熟后呈红色,略呈圆桶型;成虫红褐色,体长5~6毫米,雄蛾颜色较浅,雌蛾较深。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危害大豆籽粒为主,幼虫蛀入豆荚,取食豆粒,轻者吃成兔嘴,重者可把豆粒吃掉大半,形成虫口破瓣,严重时豆粒被吃光。一般年份虫食率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34%~40%,甚至8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和大豆品质的下降。
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吐丝缀成茧在土中越冬。1年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在2—8cm表土内做茧越冬。翌年7月下旬破茧而出,爬到地表重新结茧化蛹。成虫在8月羽化,产卵于嫩荚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可在荚内生活20一30天,至豆荚成熟时脱荚入土做茧越冬。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成虫飞翔力不强。上午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荚秆上,受惊时才作短促飞翔。
大豆食心虫的习性是: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壤中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在豆田危害作物。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幼豆在豆田里做茧越冬,成虫产卵在豆荚里。
大豆食心虫。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1代,在中国北部发生偏早,南部偏晚,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为蛹盛期,蛹期对环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豆田成虫出现期为7月末到9月初。成虫于下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