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瓜菌核病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7-09-07 17:21 作者:李先生  

1.症状识别主要在成株期发病,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病,但最常见的是茎蔓、瓜条受害。茎蔓发病,多在近地20-30厘米处,尤其多在头几朵花的残花处发病。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迅速向上下扩展使病部扩大,有的可达10-20厘米。病部生有白色菌丝层,同时还伴有水珠发生,随之茎蔓部组织腐烂,在病茎表面和髓部形成少量黑色菌核。瓜条发病,多由残花尊处先发病,初呈暗色水浸状腐烂,向上蔓延至瓜尖直至整个瓜条。瓜条病部褐色,水烂,表面长满棉絮状白色菌丝,3-5天后在菌丝层内长出黑色菌核。菌核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多数菌核似鼠粪状。一个病瓜上有菌核少则十几个,多则一百多个。瓜条病部扩展至瓜条一半以上时,病瓜多半坠落于地,少数悬挂茎蔓上最后失水成为僵果。

2.病原Sclerotiniasclerotiorunm(Lib.)deBary称核菌盘,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部产生的菌核鼠粪状、块状,不大不等。菌核萌发,产生高脚酒杯状的子囊盘,一个菌核一般产生1-5个子囊盘,多者有20-30个子蔓盘。子囊盘直径多数5-7毫米,浅橘红色,其上密排子囊,子囊棒状,色,内有8个子囊孢子。病菌除侵染瓜类外,还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莴笋、白菜等多种蔬菜。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混在种间的菌核随播种进人田间。第二年春天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露出土面弹射散出子囊孢子,在空中飘浮移动,接触黄瓜即从伤口或瓜条残花部侵入,引起发病。发病瓜条的残花病后脱蕾,掉落在植株茎蔓、叶片上,也可引起茎蔓、叶片发病。

4.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随之深翻土地。有条件的保护地,在上茬收获后,可灌水闷棚1个月左右,可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菌核。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方式,阻隔子囊孢子释放。在子囊盘出土期,勤中耕,松土,铲除出土子蔓盘。上午闭棚提温,下午放风排湿,创造不利于病菌萌发侵染的温、湿度条件。(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每667平方米1千克喷洒,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涂抹茎蔓病发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当前要注意防治茄子绵疫病 下一篇:黄瓜斑点病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