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6 18:05 作者:李先生
葡萄开花至幼果膨大期,是葡萄生育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当年的葡萄产量和质量。此期管理的主要要点是: 在葡萄生产周期中,从开花始期至开花终止,一般正常年份约持续4—14天,大多数为7—12天。影响葡萄开花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干旱和风。花期对温度要求较高,气温达到25℃以上时葡萄大量开花,最适温度为27.5℃。气温低于15℃时,葡萄则不能正常开花,受精会受到抑制。花期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如果多雨和干旱则会影响到开花和授粉。土壤湿度较大,开花时间较早,相反开花较晚。风也是影响开花的重要因素,大风不利于开花,会加重落花。在葡萄开花期内,每天上午6—11时是开花盛期,以7—9时为最盛。花后3—5天为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在葡萄花期,由于开花、花芽分化、枝蔓和叶片生长都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在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养分的争夺非常激烈,如果大量养分消耗在新梢生长上,生殖生长养分得不到满足,便会造成开花前的大量落蕾,开花后还会继续落花,从而降低坐果率。如果在花期,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根系通气不良,影响养分吸收,也会导致落花。针对葡萄开花的条件和生理特点,葡萄开花期的生产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肥 为缓和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营养的争夺,满足开花坐果的需要,必须在花前和花后进行追肥,并在花前喷0.2%—0.3%的硼酸或硼砂溶液,以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同时,应抓好枝蔓管理,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在葡萄开花期,为节省营养消耗,应及时进行绑蔓、摘除副梢、摘心、掐穗尖、除副穗等工作。 二、加强温、湿度控制。 采用大棚栽培的葡萄,一定要注意棚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为提高花粉发芽率,确保授粉、受精顺利进行。棚内温度管理指标:白天应保持在28℃左右,夜间保持在16—18℃。湿度控制:进入开花期,要停止灌溉,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注意经常通风换气。露地栽培的葡萄对温度难于控制,但对土壤湿度要通过松土、降湿等措施,力求使园内湿度有利于开花坐果。 三、抓好花穗的疏理和整理。 这是合理控制产量,保持果穗均匀整齐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抓好。 四、对雌能花品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葡萄的大多数品种为两性花,可自然进行授精。但雌能花品种由于雄芯退化,需要通过授粉,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必须要重视人工辅助授粉工作。 五、对需要进行无核化处理的品种要适时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巨峰系品种在盛花期用GA3进行第一次处理,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处理果穗。 六、病虫害防治。 葡萄开花前2—4天,必须用好预防药。重点防治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透翅蛾、金龟子。
怎样辨别葡萄有没有打膨大剂?看这3个地方就可以,早知道早了解
在红提葡萄生长期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实着色靓丽、果型美、品味佳。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会影响果实呼吸,防果锈病,防裂果,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
您好,花期注意白粉病 ,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蓟马的防治。灰霉病多发生在通透性差,低温,湿度大,枝蔓长势弱的环境,预路保护用福美双,异菌脲。治疗灰霉病,预防保护用福美双,异菌脲。治疗用嘧霉胺,乙霉威,嘧菌环胺,多氧霉素 ,多菌灵,木霉菌等轮流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可用异菌脲,百菌清,代森锰锌,多抗霉素,甲基托布津 等轮流防治。霜霉病以铜制剂的预防最好,如波尔多液,**亚铜。治 用烯酰吗啉,氟吗啉,精甲霜灵,乙磷铝锰锌,氰霜唑,代森锰锌,丙森锌,等防治。,白粉病一般用三唑类来防治。以嘧菌酯的防效最好,治疗可用苯醚甲环唑,已唑醇,醚菌酯,蛇床子素,氟菌唑,腈菌唑,硫磺悬浮剂,硫磺水分散剂等轮流喷施即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您好,从第一图看应该是白飞虱危害,白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螺虫乙酯,丁硫克百威等轮流防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葡萄花前花后
夏季是葡萄果实生长成熟的重要时期,是果园全年管理的核心。管理应围绕果实生长与树体生长发育进行,以达到优质生产的目的。
一、夏季修剪。
葡萄是一年多次生长的果树之一,管理的突出问题是协调营养生长与果实生长的平衡,达到通风透光,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节省水肥,提高果实品质目的。
1、抹芽和定梢。
葡萄抹芽在植株萌芽后进行,一直持续整个生长季节,即去除双芽或多芽中的弱芽或多余芽,同时也要将多年生蔓上萌发的隐芽,除留作培养预备枝以外的全部抹除,这样可以节省养分。定梢于新梢已显露出花序时进行,过早分不清果枝,过迟会消耗大量养分。定梢的原则是留结果枝去发育枝,留壮枝去弱枝,留下不留上,留后不留前。一般来讲,篱架栽培的葡萄架在架面上每隔5—10厘米留一个新梢为宜,棚架每2米可留8—25个新梢。对于生长势旺又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如巨峰),前期可适当多留梢以分散养分,抑制新梢过旺生长,坐果后再疏除部分过密梢,这样有利于坐果。
2、新梢摘心和副梢处理
(1)新梢摘心。即摘去新梢尖端的幼嫩部分,暂时停止新梢与花穗争夺养分,使养分多向花穗供应,以防止落花。新梢的花前摘心一般在花前一周至始花期进行。主梢摘心必须配合处理已萌发副梢。新梢花前摘心的强度主要依据新梢的生长势,一般认为最上面花序前强枝留6—9片叶摘心为宜,中壮枝留4—5片叶,弱枝留2—3片叶。
(2)副梢处理。结果枝上的副梢只保留顶端1—2个,其余的全部从茎部抹除。留下的副梢也只留3—4片叶子摘心,以后再萌发的均照此处理。幼树及营养枝或延长枝上的副梢,一般都留1—2片叶子摘心。如在夏秋季影响通风透光时,可酌情疏掉部分副梢。
3、疏花序和修整花穗果穗。
疏花序是根据树势、枝条长势及产量要求疏除过多的花序。对一般鲜食品种来说,原则上强果枝可留两个花序,中庸枝留一个花序,弱枝不留花序。修整花穗是去除花序的一部分,通常的做法是掐去花序顶端为全长1/5—1/4的部分,有的还要摘除副穗。果穗修整是坐果后疏除果穗上发育差的果粒和过多的果粒,可使果穗、果粒整齐均匀和保持果穗的一定紧密度,对鲜食葡萄是至关重要的。疏花序和修整花穗应在开花前一周左右为宜,到了开花期即应结束。
4、绑蔓除须。
生长期对枝蔓要及时绑缚,进行固定,防止因风折断枝条或摩擦果面。绑缚不宜过紧或过松,对新梢上的卷须要及时摘除,一是能节省营养,二是防止自然固定而影响梢枝的分布。
二、果实管理。
果实管理是夏管工作的核心。一是在开花期叶面花穗上喷施钙、硼营养元素,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实硬度;二是在花前花蕾时掐尖除副尖,使果穗形状、大小保持一致。三是果粒达到豌豆大小时,疏除过小果粒与过密果粒,并及时套袋。选用优质双层纸袋,套袋前及时喷药保护,采前及时除袋促上色。
在此也特别建议:在开花期、谢花期、幼果期喷施营养元素的同时搭配喷施三炬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葡萄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三炬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十分有益的芽孢杆菌,不含任何激素。使用了三炬微生物菌剂可以让葡萄提前成熟,而且能让果实着色率提升30%左右,色泽光亮,果粒晶莹,大小均匀,枝干粗,叶片挺拔。不仅能趁早采摘卖上好价钱,还可以为来年的高产做好准备。
三、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直接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夏季应根据气候条件做好葡萄的病虫害防治。6—7月份将进入多雨季节,有利于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和炭疽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蔓延。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合理选药、用药防治,是控制多病危害,保护幼穗、幼果及叶片的前提。
1、花后(6月中旬)重点防治对象是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若降雨较多,湿度较大,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并发,可采用50%多菌灵600-800倍混合喷雾。
2、果穗形成期(6月下旬)防治的重点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可在以上喷药的基础上,用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可用1∶0.7∶200倍波尔多液,或75%达克宁(百菌清)等叶面喷雾。
3、果粒膨大期(7月上中旬)已进入汛期,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关键时期。应密切注视病害发生的动态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