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播克服了春播遇到的春旱问题经过了一个降雨相对集中的夏秋后,秋季土壤中的含水量相对较高,而且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照时间缩短,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因此土地的墒情一般在秋季都要好一些,比较容易造墒和保墒。所以在灌溉条件差的地方,种植牧草的播种期最好迭在秋季。当然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春播也是可行的,特别是一些一年生的牧草,其生长期就是4月初到11月上中旬,只能在春天造墒播种。
2.秋季播种可以克服春播遇到的杂草覆盖和影响生长的问题 牧草种子一般都比较小,特别是一些诸如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牧草和黑麦草、羊茅等禾本科多年生牧草,常常因种子细小,苗期生长缓慢。在春播时,由于这些牧草生长速度不及返青杂草生长得快,经常出现牧草被杂草覆盖的现象。在秋季进行牧草播种,由于此时大部分的杂草逐渐枯老、死亡,一般不会对牧草苗期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草生长与牧草生长争夺土壤水分、养分的问题。
3.秋季播种利于翌年春季牧草的萌发与生长 秋季播种的牧草经过秋末和冬季的生长发育,根系基本建立而且较为牢固,在来年春季,返青时间比杂草要早,生长比杂草迅速,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可以有效地保证牧草产品的质量。
4.秋播牧草可以防止冬春季节土壤的风蚀 许多冬闲田和留茬地,由于在秋收后一直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才进行种植,在整个冬春季节缺少植被覆盖,当遇到比较干旱、气温偏高的气候条件时,冬闲地的表层土壤会遭到风蚀,遇风则产生浮尘,特别是在春天多见。风蚀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表土的损失,同时会造成土壤中养分的损失,影响土壤的肥力。当在这些冬闲地上进行秋播牧草后,由于牧草的固定和覆盖可以大大地减少土壤的风蚀。
5.在果园或林间隙地秋播牧草对果树和经济林的增产与生长有利 秋季果树行间和经济林树下种植牧草也很有益;集中表现在: ①在树下种草后,可以形成有效地面覆盖,保持地温,减少冬季冰冻或寒冷可能对树造成的冻害,特别是能够加速幼小苗木的早春生长。 ②树间或树下种植牧草,可以降低树下地面的水分蒸发,保持树木有效水分的供应,特别是在干旱的春季,减少水分蒸发比灌溉更能保持果树的稳产高产。 ③树下或树间种植牧草,可以增加树木特别是果树的授粉,增加成果率。因为绝大部分的果树属异花授粉植物,经蝴蝶、蜜蜂等昆虫进行虫媒授粉,种植的牧草开花后可以招蜂引蝶吸引很多昆虫进入果园或树丛,从而大大提高果树的授粉。 ④树下树间种植牧草,除牧草与树之间可以产生互作边际效应促进树木生长外,还可以在保证树木有效生长的前提下,增加果园、林地的牧草产出,提供畜牧生产所需要的饲料,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物质产出和经济收入。 ⑤在林间或树下种植牧草,对落地果可产生很好的保护。当果品落地时,由于草的覆盖与弹性,防止了果品的摔痕与擦伤。 ⑥许多牧草的腐根烂叶是良好的有机质,能为果树提供有机肥料,既降低了果树生产中肥料投入的成本,又减少了化肥投入引起的土地板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