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三排三灌”管水法

2017-09-04 22:34 作者:李先生  

  一、三排

  一排:在水稻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期(抽穗前20天),应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禾苗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田块以及肥田、冷浸田要重晒,促其叶色褪淡;禾苗生长较差的田块以及瘦田,地下水位低的田块应进行多次轻晒,晒露结合,程度以田间不陷脚为好。

  二排:在水稻抽穗前5-7天到抽穗期,进行第二次排水,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三排:水稻进入黄熟期后,立即排水晒田有利于降低谷粒的含水量,促进水稻谷粒早熟,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便于水稻收割脱粒。

  二、三灌

  一灌:在水稻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期。应浅水勤灌,保持田间有2-3.3厘米水层。对于有机肥(绿肥、秸秆肥等)施用过多的田块或湖田、冷浸田,为了防止僵苗,可在移栽后自然落干,露田3-4天后再灌浅水,以减轻有毒物质对水稻根系的危害,防止水稻贪青晚熟。

  二灌:在水稻二叶露尖期到水稻颖花数确定期(抽穗前5-7天),缺水会造成水稻每穗粒数降低。所以,水稻二叶露尖期至水稻颖花期应立即复水,并保持田间浅水层至颖花数确定期。

  三灌:在水稻抽穗至黄熟期,应保持水稻田间有浅水,以降低温度,减轻高温对水稻的危害,减轻寒露风的危害。水稻进入灌浆期后,为了防止早衰,可采用间隙灌水法,即灌浅水让其自然落干后,露1-2天再灌浅水,使其干湿交替,以期达到养根保叶的目的。(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矮小和生长不良,应该如何处理? 下一篇:水稻晒田的作用与其管理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