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共生产化肥6933.7万吨(折纯量,下同),较2013年减少0.7%,是近几年来中国化肥产量首次出现年度同比下降。面对下降的化肥产能,与会专家指出,目前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使用不合理,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农田超标重金属和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难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农艺师高祥照告诉记者,大力推广硼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符合化肥零增长的需求。
目前中国化肥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的调整和更新也比较快,中微量元素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首先微量元素是农业发展的需要,除了肥料之外,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很大。农业生产中缺硼最初是在棉花上发现的,但油菜的缺硼非常普遍,然后是果树、水稻、玉米等都缺乏硼。现在有个说法是“无硼不成肥”,硼的使用面比较宽,是农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发展微量元素肥料是化肥零增长的需求,中国化肥利用率不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研究不够、使用不当,相关产品的缺失,造成土壤中出现了营养元素的短板问题。由于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化肥效应发挥不出来,所以才导致其利用率低。三是中微量元素的使用也是中国农产品产量安全,特别是质量安全的需求。中微量元素缺乏,不仅仅导致肥料利用率低,造成氮磷钾等的浪费,可能带来环境隐患。更为重要的是,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都是作物产能病害、甚至是虫害的诱因,为此又要大量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营养与植保是环环相扣的,作物的营养问题解决得好,作物的病害可以大大减少。比如冬季的黄瓜等蔬菜在种植时,水肥一体化等措施能够跟上,中微量元素能够及时补充上,用药减少5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中微量元素虽然量少,但如果使用得当,对农业的贡献、对环境的保护,作用都是很大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