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9-02 18:32 作者:李先生
大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等,在我市第一代大螟主要为害玉米。大螟卵块在玉米叶鞘内孵化后,幼虫蛀食玉米叶鞘和幼茎,轻者造成虫伤株,形成穿孔花叶,重者枯心死苗,导致基本苗不足而减产。
据平昌县植保测报点调查统计:冬后大螟活虫0-1696头/亩,加权平均92.3头/亩,比去年增加107.88%,比常年增加107.6%。今年,大螟成虫始见期为4月初,比去年早2天,4月16日陆续进入发蛾高峰期。根据灯下发蛾观察,结合历史资料、近期天气情况和田间调查综合分析,卵块孵化盛期在5月1日左右,防治适期为5月4日?—5月8日,防治应严格掌握在1-2龄幼虫集中为害期,海拔500米以下地区5月1-5日为最佳防治期,海拔每升高100米延后2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