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9-02 00:59 作者:李先生
福寿螺是一种外来物种,分布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它主要以水稻、水生绿色植物为食,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春后,气温上升,福寿螺开始产卵繁殖, 因此需采用多项措施防治福寿螺危害。
一、春耕捕杀。立春后,越冬过后的大小福寿螺开始危害农作物且产卵,在春季大田翻耕利用犁耙将螺、卵进行全面捕杀,结合浪渣打捞,清出田园进行销毁。
二、春雨后人工捕杀。根据气象预报,在大小沟渠的流水口和洞穴,利用螺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捕杀。
三、清除沟港杂草。在大田翻耕前后,清除沟渠杂草,破坏福寿螺栖息地及生存环境条件。
四、追肥灭螺。早稻移栽后15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灌5~6厘米深水保水3天。
五、养鸭灭螺。春后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当地棚鸭对浅水沟渠,翻耕后的大田进行取食,减少福寿螺危害。
六、化学防螺。从4月下旬开始,观察稻田福寿螺数量,当每667平方米有螺3只左右时,应及时与当地农业部门联系,选择高效低毒药剂,如70%杀螺铵可湿性粉剂、梅塔(颗粒灭螺剂)、软剑(6%四聚乙醛)等进行药杀。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