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03:24 作者:李先生
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渐增,但增势减缓。至最高产量后,继续增加氮肥,其产量反而下降,肥料成本却增加,净收入减少。 同时,通过各种损失途径自农田进入环境的氮量迅速增加,对农业环境造成立体交叉污染。 报告在这里引入了张福锁的研究结果:根据对中国北方两个精细化农作区的研究,每亩地每年所使用的氮肥约为每公顷588公斤,其中约277公斤过剩氮素被释放到了环境中。同时,在不减少产量和降低质量的情况,可将氮肥使用量减少一半。 与温铁军大量引用其他研究结论不同,张福锁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张福锁及其团队指出,由于中国大多实行两季轮作的复种耕作方式,只有不断在农田中补充氮素,才能保证粮食高产,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也有赖于此。但是自1981年至2008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2
持类似观点的文章其实曾在2009年2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团队的另一核心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巨晓棠告诉本刊记者,这直接导致中国90%的农用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目前,农民单季每公顷的氮肥投入在300公斤左右,其中100至180公斤左右的氮素流失。
巨晓棠强调说,这一研究结果来自他们过去15年间主持的多个重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的“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和太湖地区水稻—小麦轮作体系”等。
《氮肥的真实成本》则总结说,多余的氮素造成水体污染、温室气体排放、重金属污染,同时消耗了巨大的能源,从而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这都将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