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8 05:28 作者:李先生
1、光合能力强
积累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多,特别是叶鞘[叶鞘(leaf sheath)指呈鞘状包围着茎的、叶的基部,是由叶原基 下部细胞分裂而成,也有的生成象叶舌状的附属器官,通常具有伸长区,由于细胞的居间生长,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伸长,并分化成纵列平行的维管束。]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据研究,发根[发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fā gēn,一般是指头发根部。]主要靠叶鞘内养分供给,叶鞘发达,秧苗[秧苗一、植物拼音:yāngmiáo英文:rice seedling (水稻的幼苗)秧苗移栽一般指水稻秧苗的移栽,水稻秧苗的移栽有多种方法,如插秧(又叫插田)、抛秧、点播等。]干物重高,特别是叶鞘内干物重的秧苗,发根力强,根的总长度也长。
2、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有较高的含氮量,碳氮比[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例(C/N)适中。健壮秧苗碳氮比例在8-10之间,超过20是老苗,发根力衰退,碳氮比例在14以下范围内,发根力随碳氮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3、秧苗体内束缚水[束缚水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在远离0℃以下的温度下结冰,不起溶剂作用,并似乎对生理过程是无效的水。]含量相对较高,自由水含量相对较低
壮秧叶片束缚水占鲜重的33.4%,弱秧为28.2%。束缚水多,自由水少的秧苗抵抗干旱、冷害和温度剧变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强,秧苗不易失水,插秧后叶片枯死率较低。
4、移栽[移栽yí zāi ㄧˊ ㄗㄞ移植。]后抗逆力和发根力强
基部粗壮的秧苗,基节也比较短,形成根源基的数目多,发根的潜力大,适应不良外界环境的能力也强。
俗话说:“秧好半年禾”,要想获得高产,培育壮秧是关键。
水秧、半旱式秧田应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杂草较少、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做秧田;旱育秧[育秧是机插成败的关键一环,且与常规人工插秧的育秧具更高的要求。]要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水位低、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旱地、冬闲田或菜地作苗床。一般秧田与大田比为:水秧1:7左右,旱育秧1:20。基肥一般每亩秧田施腐熟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1000公斤,碳酸氢铵15公斤加能丹600g,结合耕耙时施下,配施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氯化钾,化学式KCl,无色立方晶体,常为长柱状。]7.5公斤,做毛秧板时施下,肥力较高的田块可适当减少用肥量。旱育秧苗床要在播种前25ˉ30天前整理。进行消毒(用敌克松)、调酸(用硫磺),可有效防止立枯病发生。结合整地苗床每亩施1000公斤腐熟有机肥、硫酸铵35公斤,氯化钾25公斤做底肥。使用壮秧剂后可减少用量。
播前晒种2-3小时并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止恶苗病发生。浸种和催芽处理后,短芽或露白芽谷时播种。室内将芽谷薄摊开来,待天气好转后播种。薄摊时要在谷堆下垫篾垫,上盖竹垫等覆盖物,保持芽谷湿润,摊芽待播时间不宜过长,如遇较长时期低温阴雨,摊芽可长达3至5天。催芽后可使用高巧、露科特、奥拜瑞、禾佑进行种子处理。
播种后要盖好薄膜,加强薄膜管理。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育秧期间晴暖天气通风前要先灌**水(灌后即排)。苗期肥水管理要特别注意。半旱式育秧水分管理早期注意掌握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后期可灌薄水层。秧苗长到1叶一心、2叶一心时应施好断奶肥。
秧苗长成三叶一心后,排干秧沟水,秧苗不卷叶不灌水,促使秧苗敦实矮壮。如遇长期晴热干燥天气秧苗出现卷叶现象时,可在早晨或傍晚灌**水。切忌长期灌水上秧板而导致秧苗串根。秧龄30天左右,秧苗生长到4叶时就可考虑移栽,移栽前5-7天打上送嫁药,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做到带肥带药移栽,促进大田提早返青,并防治病虫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