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3 15:26 作者:李先生
竹金黄镰翅野螟图片,竹金黄镰翅野螟长怎么样?竹金黄镰翅野螟怎么防治,竹金黄镰翅野螟用什么药最有效?竹金黄镰翅野螟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竹金黄镰翅野螟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竹金黄镰翅野螟
二、别名:暂无
三、学名:Circobotys aurealis
四、分部地区:我国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台湾、湖南等地。
五、危害作物:主要为害毛竹、刚竹、淡竹。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幼虫吐丝将叶片拉成弧状,在内取食。
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9-34mm。雌虫体翅金黄色,体腹面银白色。前翅稍狭长,无斑纹。雄虫体黄色,翅黑褐色,缘毛及外缘宽边金黄色。前翅柳叶形。
卵扁椭圆形,长径1.2-1.4mm,乳黄色,卵块鱼鳞状排列。
幼虫体长25-30mm,深绿色,背线浅绿色,两边为粉白色。4龄前胸部两侧各有1个黑斑,5龄仅前胸两侧有黑斑。
蛹长13-15mm,红棕色。
九、发生规律:
竹金黄镰翅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虫于胶茧中越冬。4月上旬开始化蛹,化蛹期很长,到5月中旬,尚有 1/3幼虫,已羽化 1/3,还有 1/3蛹。成虫羽化高峰有2次,即5月中旬及6月中旬,成虫有趋光性,需吸食花蜜为补充营养。卵产于竹叶背面,对竹的年份无选择性。卵经4-10天孵化,1-2龄幼虫取食竹叶上表皮,3龄后幼虫吐丝将叶拉成弧状,上结丝幕,在丝幕下食叶。将叶食至大半即转移为害,幼虫历期28-32天老熟,于老竹箨内壁、枯叶下结茧越冬。
十、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间、林缘小灌木,减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
2、物理防治: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保护与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