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秕粒原因多加强管理是关键

2017-08-27 08:50 作者:李先生  

大豆成熟后,常会发现有的子粒发育不完全,甚至只有一个小薄片,这样的豆粒称为秕粒或瘪粒。大豆秕粒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最终产量和农民的收益,生产中要加强管理,减少秕粒的出现。

发生原因

品种选用不当大豆秕粒与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有很大关系,一般荚多、粒多的品种较易出现秕粒。引入品种也可能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而产生大量秕粒。一些偏晚熟的品种,由于鼓粒时温度已较低,严重影响鼓粒速度,会导致秕粒的发生,早中熟品种发生秕粒的现象较轻。

不良气候影响生育期的旱、涝灾害是造成高秕率的主要原因。

大豆花荚期降雨量以180毫米为最佳。在大豆花荚期,涝害比干旱危害更大,尤其是发生内涝灾害时,空秕率、倒伏率都会很高。另外,如果因播种期干旱而推迟播种,使大豆生育期缩短,也会导致空秕粒的出现;后期如遇低温,影响大豆灌浆速度,同样会造成较高的空秕率。在低海拔地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正是长日照高温期,长日照延缓大豆子粒发育,而高温则促进豆荚迅速发育老化,结果使大豆多花多荚而不实。

后期营养不足大豆开花后养分消耗多,有的农民间套作大豆时不施基肥,也不追肥,大豆盛花后营养不足,叶片过早变黄,株矮、茎细、叶小,使晚荚或同节花簇的弱荚不实。这种情况在肥力较低的坡地和多花多荚的品种中较为多见。

营养比例失调 土壤缺硼和钼是大豆空秕的另一原因,硼和钼是大豆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与荚果形成关系密切。如土壤耕作层硼和钼的含量低,种植大豆时又不追肥,势必增加大豆的空秕率。特别是重茬种植的大豆,空秕率会逐年增加,多雨、日照不足的年份尤为严重。

田间管理不善 土壤板结、氮肥过量、草荒苗弱、密度过大均会影响大豆植株的通风透光,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导致荚而不实。在大豆开花后,遇到较长时间的伏旱,会使大豆叶片蔫萎、枯黄,幼荚停止生长,甚至全株死亡。在耕层浅、缺乏水源浇灌的地块,大豆荚而不实的现象更为严重。

病虫危害严重 夏秋季大豆发生病毒病,会使叶片皱缩、幼荚畸形不实;大豆食心虫危害也会造成荚果空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察“颜”观色巧判作物缺肥 下一篇:棉花化控记四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