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7 02:23 作者:李先生
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茄子猝倒病种有出土后幼苗发病,后变喝色。
幼苗茎基呈水渍状病斑,后腐烂干枯而凹陷、缢缩。
茄子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其症状为茎基部萎缩变褐色,变细,倒伏。
茄子幼苗期易得猝倒病。初发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接着病部变黄褐色,不久缢缩成为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成片猝倒。受害严重的造成毁苗。
茄子猝倒病俗称小脚瘟,是由瓜果腐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茄子上的病害。该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幼苗出土后,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病部变黄褐色,条件适宜时很快扩展,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缢缩,自下而上发展,致使幼苗子叶或幼叶还没有凋萎即成片倒伏,受害严重的造成毁苗。
茄子猝倒病的症状有茎基部出现浅黄绿色至黄褐色水浸病斑,很快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病斑自下而上扩展,子叶和幼叶尚未凋萎,幼苗即倒伏于地,出现猝倒现象,然后萎蔫失水,呈线状干枯。
茄子猝倒病的症状表现:茄子猝倒病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不久的幼苗,大苗很少被害。幼苗染病,受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绕茎一周后形成缢缩,往往子叶未凋萎,幼苗即突然折倒而贴伏地面,但植株仍保持青绿色,故称猝倒病。干燥时,水腐的茎部干枯、缢缩呈线状。发芽期染病,发病严重时造成烂种烂芽,使幼苗不能出土。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幼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后缢缩,倒地死亡。不失绿。
茄子猝倒病初期染病幼苗近地面处的嫩茎出现淡褐色、不定形的水渍状病斑,病部很快缢缩,幼苗倒伏,此时子叶尚保持青绿,潮湿时病部或土面会长出稀疏的白色绵絮状物,幼苗逐渐干枯死亡。田间常成片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