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防治油菜菌核病: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并重

2017-08-21 18:43 作者:李先生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特别是近年来受暖冬气候影响,油菜茎秆开裂现象发生普遍,导致部分地区菌核病发生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农作物病害研究专家陈怀谷副研究员提出,防治油菜菌核病要在重视花期化学防治的前提下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农业措施来预防。据了解,油菜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田土壤、肥料及种子中越夏和越冬。田间的菌核在次年春季3~4月份气温升高、雨水多的条件下,大量菌核相继萌发产生子囊盘,散布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对花瓣和衰老叶片具有较强的侵染能力,因此我省油菜菌核病主要以3~4月份侵染发病为主。根据这一发病规律,生产上重点掌握在开花期用药2次进行防治,一般在盛花期用药1次后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常用药剂为菌核净、使百克、福?菌核、多菌灵、速克灵等。由于近年来速克灵和多菌灵的防效逐渐下降,可以优先使用菌核净、使百克、福?菌核等药剂防治。尽管在油菜花期用药2次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也不能忽视农业措施在防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我省大面积种植的油菜均为感病品种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农业措施防治,可以减轻病害发生,提高防治效果。(1)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和苗肥,早施薹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施硼、锰、锌、钼等微量元素肥,使油菜苗健壮、薹期稳长、花期茎秆坚硬,不易倒伏。一般每亩施纯氮不超过15公斤,按底肥50%、苗肥30%、薹肥20%的比例施用,磷钾硼肥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施混有菌核而又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2)遇雨及时开沟排水降渍,做到雨止田干,减少渍害,提高油菜抗病能力。(3)及时清除油菜基部老叶、黄叶和病叶,以切断油菜菌核病传播桥梁,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油菜生长旺盛、生育进程加快,遇春季低温受冻,茎秆易开裂。油菜薹茎开裂会增加油菜菌核病发生几率,应采取措施预防。暖冬年份,对播种早、长势偏旺、冬前就抽薹的植株,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地上部生长,每亩用15%多效唑40~50克加水喷雾,促进植株矮壮。植株长势正常的田块,在寒潮来临前结合防治病虫害用扬州春泉生物化学厂生产的世纪农丰喷雾,以提高植株抗寒、抗旱、抗倒伏能力。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菠萝防冻措施 下一篇:腊梅花好养吗,掌握以下要点才是关键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