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平菇黄菇病及早预防挽回损失

2017-08-20 16:37 作者:李先生  

当前,很多地区种植的平菇正值出菇期,受天气、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黄菇病发生极其普遍,给菇农造成了不少的损失。黄菇病包括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黄腐病和枝霉菌软腐病三种,提醒菇农做好病害的预防。

细菌性斑点病发病时在平菇子实体的菌盖上形成褐黄色的小斑点,初期为小斑点,后期斑点相连形成大的病斑,使菇体的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细菌性黄腐病子实体感染病初期为黄色,生长停止,最后腐烂,病菇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这种病害,致病原因主要是菇棚内的菌袋摆放密度过大、菇棚通气不良。

枝霉菌软腐病子实体感染病菌后,在菌柄及菌褶都长满白色的菌丝,菌柄基部呈现水渍状软腐。该病与细菌性病害的区别是,在发病子实体上有白色的菌丝,一般不散发出臭味,病菇稍稍触动即可倒下,呈污黄色。

要想避免黄菇病的发生,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控制棚内湿度。将棚内湿度控制在95%以内,特别是在冬季,子实体对水分的吸收慢,更应该注意喷水方法。二是合理堆放菌棒。菌棒与菌棒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隙,以便将大量生物热散发出去。三是及时摘除病菇。无论由哪种病菌引起,病菇一旦在菇棚中出现,都要及时摘除,并喷洒霉斑净、保清、万消灵等药剂防治。

在此提醒,出菇期间不管有没有黄菇病发生,最好每隔6~7天在菇棚内均匀喷洒一次霉斑净或保清等溶液,杜绝黄菇病的发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柿树冬季怎样管理 下一篇:茄子高产栽培技巧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