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9 13:32 作者:李先生
二、链孢霉 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生长后期呈粉红色、黄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为害,是高温季节发生的最主要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性,一旦大发生,便是灭顶之灾,其后果是菌种、培养袋或培养快成批报废。 防治链孢霉,首先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在香菇发菌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以下,这样链孢霉生长缓慢。可减少污染。香菇发菌场所潮湿有助于链孢霉的发生,所以控制发菌场所的温度就可以有效地防治链孢霉的发生。 链孢霉的药物防治可参照木霉的防治。菌袋生产时,如果发现链孢霉,要在分生孢子团上滴柴油,可防治链孢霉的扩散。菌袋发菌后期受害,一般不要轻易报废,将受害菌袋埋入深30~40厘米透气差的土壤中,经10-20天缺氧处理后,可有效减轻病害,菌袋仍可出菇。
三、毛霉 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灰白色至黄色,说明孢子囊大量成熟。该菌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在温度较高、温度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率高。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香菇菌丝,毛霉菌丝体每日可延伸3厘米左右。毛霉在香菇菌丝体培养期间侵染时,蔓延速度快,数日内便能布满基质,而受害的香菇菌丝则生长缓慢,步履艰难,尽管最终仍能伸达基质各处,但香菇菌丝已无正常浓白色,而是呈灰黄色。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基质中使用了霉变的原料,接种环境含毛霉孢子多,在闷湿环境中进行菌丝培养等等。防治方法同木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