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05-21 13:43 作者:李先生
东北地区的个别米豆轮作区,容易出现氟磺胺草醚、广灭灵、莠去津等药害的地块,可因地制宜视药害程度,采取补救措施。
药害发生后,可采用芸台素内酯、碧护等一些缓解药害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叶面肥喷施,亩用有效成分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1~3克,对水15公斤。
7~10天后根据情况,再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亩用量0.16~0.2公斤,可有效促进玉米、大豆快速恢复正常生长。
此外,由于玉米田长期大量使用苗前莠去津及其复配制剂、苗后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等长残留除草剂,导致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积累,使改种的后茬作物接连出现药害现象,特别是今年改种的谷子及糯高粱较多,出现药害情况普遍而较重。当发现田间改种的作物出现黄化、萎蔫、畸形等药害症状时,要及时进行补救性防治,防治方法如下:
1、药剂可选用0.136%赤•吲•芸苔素(碧护)或5%氨基寡糖素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免疫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三种药剂任选其一。
2、肥料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和全营养叶面喷施肥(喷施宝等)。
将上述药剂和肥料混配进行叶面喷雾,可缓解药害,提高抗逆性,调节并促进作物生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