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浅析唑类杀菌剂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2016-05-20 05:13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唑类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本文将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浅析唑类杀菌剂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唑类杀菌剂的优点

  (1)对作物均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可被作物迅速吸收并在体内传导,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的有效期一般可达20天左右。从大量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应用情况来看,这些唑类杀菌剂通常在低于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剂量下,即对作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在超剂量使用对作物造成轻度药害后,对作物的生长抑制作用一般维持7天左右,以后作物能逐渐恢复生长。

  (2)唑类杀菌剂中的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已在水稻上广泛使用。目前已有多个已唑醇单剂及其与井岗霉素的复配剂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单剂每亩纯药推荐使用量一般为4-5克。但值得注意的是,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三唑酮、已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因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使用不当可能在水稻生产上造成药害。因这类药剂对水稻等作物体内赤霉素的形成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当使用时,甚至会对水稻生长产生强烈抑制,均会使其生育进程延缓,严重时可导致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

  唑类杀菌剂用方法

  从唑类杀菌剂的特点来看,它们特别适合在水稻拔节或拔节初期使用,在这一时期水稻纹枯病一般处于发病初期,按正常剂量或适当加量使用这些药剂,如在水稻破口期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每亩用5%已唑醇120-125毫升,均是安全的。不仅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基部茎节拔长,防止后期倒伏。矮杆水稻品种以及一些有轻微包颈现象的粳稻品种,其体内赤霉素形成能力较弱,在其抽穗前的上部两个节间拔长期,应特别注意控制唑类杀菌剂的用量,不能超量用药,也不要在短期内反复用药,按合理剂量正常使用唑类杀菌剂,两次用药间隔期应在1周以上。万一发生药害时,通过适量喷施赤霉素(920)等生长调节剂,每次使用赤霉素0.2-0.5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即可,能迅速缓解药效,促进水稻恢复生长。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果园使用性诱剂防治害虫相关知识介绍 下一篇:68种杀虫剂大汇总(收藏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