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平菇的管理技术

2017-08-16 15:08 作者:李先生  

(l)菌丝生长阶段 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经15~20天菌丝迅速蔓延床面,这阶段应尽量避免揭开薄膜,温度控制24~28℃之间;若温度过高,可适当掀动塑料薄膜,通风降温。出现床面有黄、绿、黑等霉菌感染,要及时夹除或撒石灰、多菌灵混合粉控制。发现床面和薄膜积水过多,要用布把积水吸干,并抖动薄膜,甩去水珠。当菌丝长透床底,料面开始形成原基时,立即揭去薄膜,喷些雾化水保持料面湿润。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2)出菇阶段 当床面出现黄水,说明菌丝即将扭结产生小菌蕾,室温要降到20℃以内,并加大昼夜温差,刺激早出菇,多出菇。喷水量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和增多而增加,一般晴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主要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切忌床面大水浇灌,造成菇蕾枯黄死亡或使培养料积水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如料面板结,菌丝长成老皮,难以出菇,应及时用小铁耙在床面进行浅层抓菌,深度不超过0.5厘米,以促使菌丝尽快扭结出菇。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夏季猕猴桃园要覆盖吗 下一篇:晚熟品种葡萄:增加肥料使用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