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8-16 03:57 作者:李先生
一是清杂。贮藏前一个月要将窖内杂物、垃圾彻底清理干净;二是制湿。入窖之前可用水浇窖,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之间;三是通气。入窖前10-15天要将贮藏窖的门、窗、通风孔全部打开,充分通风换气;四是消毒。贮前2周左右,将窖内进行消毒处理,用瑞毒霉、多菌灵、百菌清、杀毒矾、甲霜灵锰锌均匀喷洒窖壁四周,并用石灰水喷洒地面,然后打开窖门和通气孔通风2天以上再贮藏薯块。
降温:种薯入库后,迅速把堆温降到10~12℃,维持相对湿度90%,提供充足的氧气,保持此条件10~14天,使伤口迅速愈合,这样能减轻干腐病的发生。
维持恒温:逐渐把堆温降到3~4℃,并长时间保持,高于4.5℃干腐病菌开始活动,低于2.5℃会降低种薯的生理活性。
升温:在出库前15~20天,逐渐把温度升至10~12℃以打破种薯休眠。
主要目标是控制种薯外观质量,对腐烂的马铃薯要集中深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