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新疆中药材种业现状 ?中药材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从源头上把好质量第一关 ...

2017-08-16 00:09 作者:李先生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第5项指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结合国家农业种子安全战略,作为新疆中药材种植行业企业,我们要有最基本的大局观和全局观,积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行业要求,以“种好药,要好种”为第一核心要务,坚持以中药材市场大宗品种为切入口,积极配合打造新疆中药材种业体系建设,逐渐建立育、繁、推全产业链种苗供应保障平台,为新疆中药材种植市场提供优质种子种苗,引领新疆中药材种业有序、有效和安全发展。

一、全国及新疆中药材种业现状

中药材种子种苗作为中药材产业的源头,其质量是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目前全国中药材种业市场可以用”无序、无门槛”等词语来形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药全产业链环环有监管、种植无门槛。中药全产业链是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流通销售、医疗终端等几个大的环节构成。中药工业端有GMP管理,销售流通端、医疗终端有GSP管理。而中药材种植一直作为农副产品管理,没有强制性的种植过程监管,市场准入门槛低。更前端的、影响药材质量最核心的中药材种业更没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整个产业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质量管理标准。2016年《种子法》修订, 第九十三条规定:草种、烟草种、中药材种、食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管理和选育、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参照本法执行。至今也没有《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出台落地。二是全国中药材种业基本呈无序状态。与农作物相比,中药材种子种苗工作涉及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销售方式及相应的政府监管体系等还不到位。目前,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半原始生产和自然采集阶段,多数药材种子依赖野生采集和自留种。中药材种植企业(药农)的种子大多都是自繁自育,这就直接导致种源退化、混杂,种出来的药材一年不如一年。很多种子都被当做农副产品在农贸市场、集市进行交易,大多个体工商户经营的种子均为散装种子,经营资质不全,种子质量良莠不齐。由于药材种子质量问题,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因购买到假种子而造成几年种植辛苦白费、血本无归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监管和产业体系建设的缺失,再加上一线的种植户鉴别良种的能力不足,使得获得良种,种出好药更是难上加难。对比内地市场,新疆种植中药材起步较晚,据了解,所需种苗基本由内地中药材主产区购进,中药材种业市场仍属“空白”区域。

2016年起,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专门成立了以黄璐琦院士为组长的起草小组,启动了《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通过近四年努力,现已形成《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草案)》。内容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与登记、种子生产经营、标签及使用说明、监督管理、种子进出口等,根据农业农村部门和中医药部门管理体系实际情况初步划分了职责分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相信管理办法很快会出台。全国整个中药材种业将有法可依,种业经营者、药材种植商、采购商的合法权益也将得到有效保护。

二、全国特别是新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野生中药资源的衰竭,栽培中药材已经成为大宗药材的主要来源,在500余种常用的中药材中约有300余种实现了人工种植,中药材种植的面积和种类仍在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农作物总耕种面积的1.2%,较十年前增长了7倍左右,增速高于所有农作物。在横向比较上,耕作面积已经超过糖料、烟草、青储饲料等,预计药农人数超过百万。然而,中药材种植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根基不牢,各种问题和乱象层出不穷。种源混乱带来的巨大危害已逐步显现出来,中药材种子种苗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据国内知名中药材信息平台“种药吧”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四大问题,以足以说明当前国内,特别是新疆当前中药材种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监管体系不严,药农利益无法保障。在旧版《种子法》的框架和管理机制下缺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内容,中药材处于管与不管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假种子坑农害农的事件常有发生,辛苦种植三年,收获时却发现物种不对,农民损失惨重,农业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却无法可依。新修订版《种子法》将中药材种子种苗纳入其中,为中药材种子市场乱象的解决提供了法律途径。但是,法的出台只是定下了努力方向和管理原则,只是问题解决的开端,真正发挥作用还要依靠相关条例和实施细则。

(二)供需信息不畅,买卖两难。中药材种子的供销体系远远落后于农业,一方面大量需要买种子的人不知去哪里买,入行无门;另一方面,大量卖种子的人“守株待兔”式地等顾客上门,销售无望。一些种子销售商到百度去打广告,结果点击量很大,有效专业客户很少。买卖两难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信息不畅,缺乏中药材种子种苗信息的专业化平台。由于中药材种植品种多,市场规模较农作物小,供需双方都很分散,如何将这些孤岛联系起来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质量体系空白,成败全凭运气。与中药材种植发展规模相比,中药材种子种苗科学研究欠账太多,结果是中药材种子种苗来源和生产方式说不清道不明,质量控制无从下手。市场上人人都讲道地药材、优质药材,却连种源都说不清楚。严格的质量控制应该是流程控制和关键节点控制的组合:在流程上应该保证中药材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追溯体系,以保证种源的真实性和质量的均一性;在中药材种子全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应该设置标准,建立检验指标、方法和参数。目前,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依靠脆弱的信任支撑,检验、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完全空白。农民种植药材像赌博一样,成败都靠运气。

(四)市场服务营养不良,药农嗷嗷待哺。除上述因素外,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远大于农作物,扎堆种药的现象时常出现,板蓝根、三七、党参、金银花、太子参、玛咖等都出现过烂市的现象。地方政府在种植规划上能力不足,能够给药农提供合理化建议的机构和平台很少,农民、市场和政府都亟需能够提供合理种植规划的军师。另一方面,被寄予厚望的高居庙堂之上的专家们,缺乏实际调研和实际操作的经验,脱离了市场一线,也难以满足药农需求。中药材种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市场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三、国家关于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措施

通过学习《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114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20〕279)、《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818号(农业水利类078号)提案答复的函》得知,农业农村部已会同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将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制定道地药材生产规划、扶持中药材种子基地建设等系列措施,有效改善全国中药材种子管理和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种业健康发展。

(一)尽快出台《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新修订并于2016年1月1日实施的种子法,将中药材种子纳入了参照管理。为落实有关法律精神,2016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协商会,成立由黄璐琦院士为组长的起草小组,着手研究并起草《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小组成立后,先后赴河北、云南、甘肃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和研讨会,起草了《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在新种子法制度框架下,明确了对中药材种子管理的品种登记制度、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资源保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标签标识制度等,重点是通过规范主体生产经营行为、严格产品质量管理、强化资源保护等措施,促进中药材种业转型升级。当前,《草案》正在农业农村和中医药管理系统征求意见。待进一步完善后出台落实。

(二)制定标准规范、建立检测机构。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领域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立了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提出种子(种苗)领域国家标准项目制修订建议,开展国家标准的起草、审查等工作。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批准发布了《人参种子》等3项中药材种子(种苗)国家标准,下达了《中药材种子(种苗)三七》等10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另外,相关社会团体就中药材开展了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截至2020年7月底,共有10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布了432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内容涉及多种中药材规格、种植规范、质量标准等。此外,农村农业部不断加强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和培育第三方检测机构。2019年,新修订颁布了《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放宽了检测机构准入资格。按照《种子法》规定,中药材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可参照执行。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子质量及检验检测、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的研制,鼓励支持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质量。不断完善中药材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全面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产学合作、构建种业发展新体系。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创新,2017年,农业农村部建立了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选聘首席科学家1位,岗位科学家26位,综合试验站站长27位,每年投入经费3200万元,支持开展中药材遗传改良、栽培、加工、病虫草害防控等,并进行技术示范与培训,促进体系研究成果快速落地及转化。目前,已突破了雪莲、人参等药用植物细胞和不定根培养及产业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加速转化应用。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提升中药材种子创新水平。

(四)大力支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支持,先后支持建设了湖北恩施藤茶、湖南龙山百合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019年,认定安徽霍山县、福建邵武市等8个中药材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并纳入“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支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

(五)大力构建有利于种子种苗流通的市场体系。《种子法》中对种子的包装、标签、质量、生产经营等有明确规定,正在制定的《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专门设立《标签及使用说明》一章,对中药材种子分级包装、质量标准、标签和使用说明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要求,指导地方开展中药材种子市场监管,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同时,加快推动《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出台,全面规范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中药材种子市场环境,构建更加规范完善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体系。

中药材种子是中医药产业的源头,是中药材质量和中医疗效的根本保障。希望新疆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药材种子工作,不断加强中药材种子的生产指导及管理,大力构建中药材种业的生产经营体系、研发技术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综合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即将出台《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各项要求,尽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引导中药材种业健康、产业化、规范化发展,从源头上为基层用户和中药消费者把好质量第一关,促进新疆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文章相关内容引用来源:《中国现代中药》、《种药吧》微信公众号、农业农村部网站等。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转载请标明来源。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稻立枯病表现哪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下一篇:国槐种植方法,国槐如何种植?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