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菇类杂菌污染除杀有妙招

2017-08-13 09:36 作者:李先生  

菇类栽培中,无论是用生料还是熟料栽培,无论是床栽还是袋栽,均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诸如绿霉、青霉、曲霉、根霉及白霉等十多种杂菌污染,高温季节尤为严重,令不少生产者大伤脑筋。菇类一旦发生杂菌污染,单纯依靠施用杀菌药物很难清除干净,且增加成本甚至导致药害发生。笔者根据各种杂菌好氧、耐高温高湿的特性,采取覆盖泥沙或湿土等方法来隔绝杂菌氧气供应,使之在缺氧条件下逐步消亡,菇类菌丝则能迅速生长而吞吃掉杂菌,防治效果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读者不妨一试。

菇类大床栽培时突遇高温(自然温度或料温升高),很易导致杂菌污染。如料面零星发生杂菌,可用浓石灰浆涂抹或覆盖患处即可有效控制;如大面积发生杂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挖取地表30厘米以下的河泥沙或黄泥沙(地下深层泥沙土无病虫害),打碎后加入2%石灰粉并拌和均匀,揭去薄膜,在料面污染部位覆盖泥沙2—3厘米厚,覆盖面积略大于污染面积,并将泥沙稍拍紧。如料面严重污染时,应将整床料面覆盖。结束后,洗净薄膜再覆膜,恢复常规管理。一般几天后菌丝就可恢复生长,泥沙中会很快布满菌丝,不仅对平菇产量无任何影响,且有一定增产效果。

袋栽菇出现杂菌污染时,应将被污染菌袋拣出,选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挖一深60厘米左右的土坑(坑的大小视污染菌袋多少而定,并注意坑内不能有积水),将菌袋污染部位朝下放入坑内摆好(不用脱袋),间距5厘米填土隔离,并在袋上覆盖25—30厘米厚的湿润细土或湿泥沙,这样经过15—20天的培养,所有污染菌袋都会恢复正常,菌丝全部长好,搬至菇场开袋出菇,出菇率基本不受影响。对地下水位高不宜挖深坑的,可只挖20厘米左右浅坑,按上法摆好菌袋后,再覆盖20—25厘米厚的湿土或泥沙,效果一样。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雨天应覆盖薄膜,周围开好排水沟,保证坑内不能积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果树秋管抓四关 下一篇:怎样使菊高不过尺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