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纹枯病发生的条件(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2017-08-12 22:28 作者:李先生  

茎秆被害,病斑褐色,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维管束,病株极易倒伏。

病原

有形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Donk],属于担子菌门,亡革菌属真菌,自然条件下很少见,在侵染循环中作用不大。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属于无性菌类中的丝核菌属。

玉米纹枯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以侵染水稻、小麦、谷子、高粱、大豆和棉花等。

发病症状

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果穗及茎秆。

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病斑开始时呈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随后病斑扩大或多个病斑融合形成云纹状大斑,包围整个叶鞘,致使叶鞘F·B,叶片早枯,严重时侵入茎秆。

茎秆被害,病斑褐色,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维管束,病株极易倒伏。

果穗受害,苞叶上也产生褐色云纹状病斑,内部籽粒、穗轴均变褐腐烂。严重时果穗干缩、霉变、穗轴F·B,常可见部分穗发芽。

病害发生后期,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并陆续产生初为乳白色,后变淡褐色,最后变为深褐色的菌核。菌核形状、大小不一,极易从病组织中脱落,遗留于土壤中。

病害控制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水肥管理,适当轮作,并搞好田间卫生,辅助必要的药剂防治。

1.种植抗

病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和年份发病轻重的程度不同。晚熟品种因感病期长,往往重于早熟品种。

2.提早播种,改革耕作制度。早播可提高玉米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在低洼地块实行玉米与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矮棵作物间作,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及土壤蒸发量,降低植株下部湿度,可减轻纹枯病的为害。玉米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发病轻。此外,实行宽窄行种植、间作和合理密植对减轻病害也有明显效果。

3.搞好田间卫生,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消灭菌源,摘除病叶,在心叶期,2次摘除病叶,并带出田间烧毁,切断纹枯病的再侵染,可控制后期为害。此外,开沟排水;中耕培土;创造不利纹枯病发生的条件,促进气生根提早形成;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均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防治纹枯病应以保护穗位节叶及相邻上下两片叶即“棒三叶”为主要目标。有效药剂以井冈霉素为主,防治最佳时期为病害发生初期。其它较好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和醚菌酯等。

想要了解更多农资信息及植保技术请关注耕种帮号【耕种帮】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珊瑚豆栽培技术 下一篇:怎样栽培美国凌霄花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