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2 20:12 作者:李先生
叶瘟
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嘧菌酯的作用机理相同,但它们具体防治病害上有差异,在抑菌活性、内吸性、安全性也有差异。用于预防水稻纹枯病,其防效是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用于预防及治疗稻瘟病上,其防效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嘧菌酯。
吡唑醚菌酯登记于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其优势在于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抑菌活性上效果更佳,以及植物保健作用,能够使叶片更绿、稻株更健康,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吡唑醚菌酯是三者中单独使用最多的,近几年推出的复配制剂也多,是水稻增产配方中必选的杀菌剂之一,常见配方如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吡唑醚菌酯。
使用吡唑醚菌酯的水稻
嘧菌酯的优势是预防保护作用,其内吸性优于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一般嘧菌酯及其复配制剂在水稻上通常用作穗期的综合预防,可有效预防穗期多种病害,也有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制剂在水稻上应用多年,可综合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科学使用能改善稻谷品质,提高产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配方。
肟菌酯的优势是其保护活性优异,对稻瘟病有一定的治疗活性,且活性不受环境影响,使用的最佳时期是孢子萌发和发病初期阶段。不足之处在于其易产生抗药性,适合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使用。肟菌酯与戊唑醇复配是复配制剂中最优秀的配方,在生产上广泛使用。
综上,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嘧菌酯各有优势,应根据当地水稻病害发生特点和用药时期进行选择,如破口期1周前后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及其复配制剂可能对穗颈瘟的预防效果不佳,原因是内吸传导性不足,其他时期使用能取得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若稻瘟病轻发或品种抗病,用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嘧菌酯及其复配制剂效果很好,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