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8-11 19:11 作者:李先生
一、为害症状
从花蒂部侵染,向上蔓延到幼瓜。发病初期,黄瓜花呈褐色腐烂状,幼瓜的瓜顶部分呈水浸状,其表面可见稀疏白色毛状物,毛状物中间可见黑色头点状物。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空气干燥时,病瓜外部变褐色。此病症状往往易与黄瓜灰霉病或黄瓜菌核病相混淆。
二、发生特点
棚室栽培的黄瓜,遇有高温高湿及生活力衰弱或低温、高湿条件,日照不足、雨后积水、伤口多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择高燥地块,施足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力。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注意通风排湿。严禁大水漫灌。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瓜,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开花至幼果期开始喷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70~75升,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