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胶病症状识别
被害枝干皮层呈疤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则成硬粒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严重时致树势衰退,部分枝干乃至全株枯死。
李流胶病发病规律
病原是真菌,在病部越冬,也可在因病致死的枝条上越冬。靠雨水分散传播,自皮孔与伤孔侵入,以1~2年生病枝的发生量最多。病菌可潜伏于被害枝条皮层组织和木质部,在皮层中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
李流胶病防治方法
应采取以栽培防病为基础、病虫兼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1、树冠管理。应抓好整形修剪,清除病虫枝、阴枝,使之形成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2、肥水管理。应施好芽前
基肥、壮花肥、壮果肥和采果前后肥,注意整治排灌系统,抓好雨后清沟排渍降。
3、土壤管理。应逐年深翻改土,增施绿肥和磷
钾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根系活力。
4、药剂防治。可在春梢抽出后,每隔半个月喷一次40%
多菌灵500倍液,连续5~6次;采果后,每半月喷一次,连续2~3次,效果良好。
5、封闭疗法。将病斑削刮成方形伤口,敷药,然后包上薄膜,防治效果良好。具体做法是用药棉涂抹0.1%硼砂液和一层桐油或生漆,或者用高猛酸钾、70%
甲基托布津、哈吧粉、黄泥和水按1:10:100:5000:1800配成的药剂敷药,而如果在上述配成的混合药剂中渗加条乙酸盐后敷药,防治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