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8-10 10:37 作者:李先生
症状识别
平菇黄褐斑病发病初期在菇体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黏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菇体腐烂,伴有黏稠分泌物,散发出恶臭气味,影响平菇外观,并丧失食用价值。
病情防控
当前,本市秋冬茬平菇生产已进入生长中后期,菌丝长势渐弱,抗病性下降,随着气温升高,如遇持续寡照或雾霾天气,易造成棚内闷湿及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利于平菇黄斑病的发生或形成长脚畸形菇。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近期调查,平菇菇房中已有黄斑病发生,一般发病率为0.1%-0.5%,部分棚室发病较重,发病率为5%-10%,最高达35%。
合理喷水与通风。所用水源要清洁,要喷雾状水,同时与通风协调配合,既要避免菌盖积水及棚室闷湿,又要保持菇棚湿度适宜。加强检查,及早发现并清除病菇,同时注意环境清洁,以延缓病害蔓延,减轻为害。
采用防虫网、黄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阻隔、诱杀菇蚊蝇,减少传播介体,避免病害进一步扩散蔓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