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10:24 作者:李先生
食用菌菌种不纯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严格无菌的菌种分离过程是相对的,绝对的无菌环境是相当难得到的,这使分离下的菌种存在杂菌的可能;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对分离蘑菇的子实体进行了表面消毒,并且取就中间的分生能力较强的部分,但是不同的蘑菇子实体依然还可能存在共生细菌。
菌种不纯严重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一方面将直接加大食用菌生产污染率,增加食用菌生产的成本,显著影响食用菌栽培农户或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共生细菌的存在是造成食用菌栽培和生产重复率低的一个显著因子,在食用菌第一、二个周期生产中,细菌处于劣势共生体,随着共生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提高,杂菌会成为与蘑菇争夺袋料营养的主要对手,进而造成污染率升高,影响食用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菌种纯化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必要的环节。我们进行菌种纯化的主要要以下两种方法。
1、对分离下的母种进行液体二次培养
将分离下的母种接种于装有不添加琼脂的PDA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室温培养3d后检查,如果培养液在摇晃下是清澈的,则说明是该菌种纯的,可以用于食用菌生产,如果在摇晃条件下培养液是浑浊的,则说明共生细菌是存在的,弃之不用。
2、对分离下的母种进行培养基分割培养
首先用3 mm厚的牛皮纸将培养皿隔成两部分,两边各倒入PDA培养基,使培养基面刚好与纸相平,保证表面不能流通,然后将分离下的母种接到一边,而通过气生菌丝上到另一边的菌丝为纯菌丝体,可用于食用菌生产。
菌种制作工作是食用菌生产的源头工作,只有纯化的菌种才能取得食用菌的高效益生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