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

2017-08-10 07:08 作者:李先生  

  笔者在姬松茸生产中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姬松茸菌丝穿透上层的能力极强,而且对水分的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在始菇期,往往是畦床周围的上层中先于床面出菇,并且形成的菇蕾肥硕,长出的菇体肥壮,质量上乘,明显优于床面长出的菇。根据这一现象,笔者设计了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产量与质量均高于常规栽培法,现将此法简介如下。

  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的前期工作,如培养料配制、堆料发酵、翻堆、进料、播种、覆土和大棚搭建等工序与常规栽培法相同。所不同的一是厢沟要深,二是厢面较窄。沟深35-40厘米,厢面宽50厘米。

  开厢整畦 在大棚内按厢面宽50厘米开厢,沟宽30厘米。首先将厢沟深挖20厘米,挖出的土填在厢面上,打碎整平,增加土层的透气性。

  播种覆土 将大棚内进行严格消毒杀虫后进料播种。床面料厚17厘米,播种后菌丝长入料内一半或1/3时覆土。覆土取用沟内土,只需将沟内土层挖松整成颗粒状后直接覆土。通过覆土,可将厢沟再次深挖10厘米,此时沟底距料面高约45-50厘米,使其形成了一个三方均可长菇的出菇面。覆土之后,加强水分和通风管理,并长期保持沟内土层湿润,最好是使沟底长期保持有2——3厘米深的积水,增加土层的湿度,调节小气候环境。诱导料内菌丝伸入士层,为沟坎边长菇打好基础。播种后40天左右,沟坎两边土层中以及菇床表面便会相继大量出菇。

  采用此法栽培姬松茸,一是在同等栽培面积上可节省培养料用量l/3以上,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充分利用姬松茸菌丝穿透土层的能力,开挖深沟,使其产生边际效益,由一面出菇增至三面出菇。增加了出菇表面积,在出菇期菇床表面及厢沟两边的土层中均可大量持续出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与常规栽培法相比,可增产50%以上;三是沟边长出的菇质量好,优质菇多。销售价格高;四是管理方便,平时的水分管理,只需在沟内灌水即可。可大大减轻管理强度。真正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目的。  采用此法栽培姬松茸。栽培场地应选择沙质壤土为宜,黏性土质次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春季温室青花菜优良杂交品种栽培技术 下一篇:温室蔬菜熊蜂授粉新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