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06:03 作者:李先生
有毒野生菌比可食野生菌种类少,但两者无明显的差别,因此采摘收集时要谨慎,不要采摘和食用不常见或不熟悉的野生菌。
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理化手段进行成分分析测定,以野生菌成分中的有毒含量来界定毒性。
1、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2、对自己无法判定的野生菌,可送有关部门鉴定。
另一种是感观鉴定,即人们常说的民间鉴定方法。
1、从野生菌外形特征来看,毒蘑菇常常具有下列多数特征: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菌盖上生刺、疣,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同时生有菌环和菌托;菌柄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吃;嗅之有怪异味、臭味,无菌香味,味道辛辣,极苦;菌体受伤伤口变色、液汁浑浊、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有时带毒。
2、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不变色则无毒。
3、在煮野蘑菇时,加入灯芯草、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实践证明,这些经验都不是绝对的,由于许多食用菌和毒菌非常相似,有的可吃野生菌也会出现这些现象,所以其凡是野生蘑菇,在不能确定其名称、是否可食用之前,不要采食,以防中毒。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