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杏鲍菇

2017-08-10 06:01 作者:李先生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口感极佳,是国内外市场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

  (一)栽培季节与配方

  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是获得杏鲍菇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我省气候条件,一般8月下旬即可开始栽培,采取熟料袋栽,棚内或室内发菌方法,发菌培养约36天可长满全袋,7~10天后,至10月上旬就可入棚排袋及剪口处理,同时控制棚温在20℃以下,进行头茬菇管理。

  配方:棉子壳74%,麸皮20%,石灰4%,糖0.5%,石膏1%,磷酸二氢钾0.4%,多菌灵0.1%。

  (二)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和发菌

  1、装袋、灭菌 先将配养料混合均匀,掺水l~1.1倍,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即用手抓挤时指缝有1~2滴水渗出,然后加入石灰调节pH值到7.5左右,使培养料吸透水分后进行装袋。栽培袋选用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规格的薄膜袋,每袋装干料0.5公斤,湿料1公斤左右,用塑料绳扎活口或用套环塞棉口套袋。采用常压消毒灭菌,即水烧开后始终保持沸水状态8小时,然后再闷12小时,取出栽培袋,搬入接种室内。

  2、接种 接种室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半小时。操作人员的手和接种工具用75%酒精消毒后,换上工作服进行接种。打开塑料扎绳,将菌种挑入栽培袋内,立即扎好口,一般每袋(瓶)栽培种可接50个栽培袋,栽培袋接完种后,打开接种室门。

  3、培养 将接过种的栽培袋搬入经消毒灭菌的培养室培养,发菌时气温保持在24~26℃,湿度60%,培养3~4天后检查有无杂菌污染栽培袋,一旦发现应立即处理掉,从接种至菌丝长满需40~45天。菌丝长满袋后,将栽培袋移入出菇房出菇。

  (三)出菇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1、出菇管理。(1)温度。出菇采用垛墙式或床架式,温度控制在10~18℃。低于8℃以下时,原基难以形成或生长非常缓慢。高于20℃以上且湿度较大时,菇柄变软,易感染杂菌和虫害。(2)湿度。子实体形成阶段,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湿度过小时,原基难以分化,干裂萎缩并停止生长。此时可向地面,菇棚空间喷水,切忌往菇体上直接喷水,以防子实体变黄,影响产量和质量。(3)空气。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发育,原基形成时期以保湿为主,随着子实体生长发育逐渐加大通风,以满足生长需要。(4)光线。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予以散射光线即可,光线还可以调节菇棚温度。

  病虫害防治。杏鲍菇栽培中较易发生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毛霉和根霉等。防治上,选料要新鲜、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栽培场所通风良好、生长期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要及时清除受污染的料,发病时可用0.2%多菌灵、克霉灵或3~5%石灰水喷被感染的部位,或在染病处撒石灰粉覆盖。常见虫害主要是菇蝇和菇蚊,可在发生期喷洒800倍液敌百虫进行敌防治。跳虫在出菇前发生可用1:1000倍敌敌畏加少量蜂蜜诱杀;出菇后发生,可用新鲜桔皮250~500克切成碎片,用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再加入500克温水,用1:20的溶液喷2~3次。

  (四)采收及加工

  子实体生长10天后,即单菇重70~80克,菌盖直径4~6厘米,菌柄长10~12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不要碰破菌盖,保证菇体完整。采收前1天切勿喷水,以防采后水分过多难以贮藏保鲜,采收第一潮菇后,将出菇料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杀菌剂杀虫剂,以驱避害虫和预防杂菌病害。将菇棚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息;秋栽时也要注意杀菌消毒。待料面再现原基后,可重复出菇管理。一般可收1~3潮菇,生物学效率达60%~80%,商品率80%~90%。

  鲜菇可直接上市,也可用塑料盒保鲜膜进入超市。杏鲍菇的货架期较一般菇类稍长些,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下可放置5~6天,15℃~20℃下可保存2~3天不变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甘草 下一篇:黄芪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