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03:20 作者:李先生
菌种制造①菌种。选用高温蘑菇新登96。②培养基。母种采取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取麦粒培养基,麦粒占98%,碳酸钙占2%,经过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后制成成品菌种。
栽培技巧①培养料配方。采取常规稻草发酵料,具体配方为:稻草2000千克、菜饼14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石膏100千克、石灰75千克、尿素40千克。②培养料的堆制发酵。采取二次发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间翻堆3—4次,然落伍菇房或菇棚加温,加温至65℃左右维持6—8小时,后降温至52℃维持3天进行发酵。③播种及发菌期的管理。二次发酵停滞后,打开门窗通风,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时采取2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种量的2/3撒于料面,此后将菌种翻入料内,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撒在料层外表,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用麦粒种2瓶或棉壳种3瓶。播种后以关紧窗子发菌为主,温度高时可恰当通风。④覆土。当菌丝基本长到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之前必须彻底检查是否有埋伏的杂菌和害虫,一旦发现必须采取办法,将其消灭在覆土之前。覆土材料用细泥砻糠土或河泥砻糠土,砻糠与泥土的比例为20:1,用前喷洒甲醛消毒。覆土厚度为3—4厘米,覆土后每平方米喷清水2。25千克,关紧窗,待土层缝隙里有菌丝冒出时补土。⑤出菇管理。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端扭结成原基,此时要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维持湿润情况。当土缝中涌现黄豆大小的菇蕾后及时喷水,增进子实体的形成。同时,菇房(菇棚)内要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通常为85%—90%。全部栽培管理进程中,要准确解决喷水、通风、保湿三者的关系。蘑菇采收要及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⑧病虫害防治。栽培中如果有虫害,蘑菇外表会涌现黄褐色雀斑。一潮菇停滞后,用敌杀死4毫升加水25千克喷洒床面,平时可用蘸了敌敌畏的棉球挂在菇棚内过道两旁驱赶成虫。同时,要加大通风量,使水分不淤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