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期间易发生病虫害,对花生生长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要加强栽培种植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实现优质高产。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对花生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研究,并对花生叶斑病、青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花生栽培技术1.选择改良品种。
不同品种花生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不同。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种植,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在选择花生品种时,通常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种植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华杉11号、清华7号、华育31号、日化1号等一般都在山东种植。这些花生具有产量高、出油率较高、抗病性强的特点,是保证花生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基础。陕11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育成的花生品种。是花生中间品种,荚果普通,种子椭圆形,抗病性强,产量高。是山东省适宜地区常见的春播花生品种。
2.整地和施肥
花生在地下结果,需要更深的土层才能健康生长。土地必须保持疏松,早春或冬季深耕,然后平整,有利于排水和灌溉畅通。可采用先浇底水使土壤湿润的方法,可将肥料撒在犁沟中,改善播种的准备过程。花生喜留茬,连续留茬容易导致病虫害加重,产量下降。花生是一种耐贫瘠的作物。施肥时应以基肥为主,可同时添加控释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但以花生专用肥效果最佳。花生和化肥一起下田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化肥会烧苗。
3.播种
花生最佳播种期在5月中上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当地表5 cm温度相对稳定时,保持在15℃左右即可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每个穴播两颗种子,然后盖上3-5厘米厚的土层。通常使用机器播种,以确保播种、覆盖、起垄和喷洒等一系列任务可以一次性完成。同时要设置滴灌管道,保证干旱时也能进行灌溉。如果播种时土壤干燥,可以在播种前用水使土壤湿润。
4.田疃管理
(1)播种、补植和修剪
花生覆盖塑料薄膜时,应在出苗阶段进行检查。幼苗会逐渐打开土层,呈现绿色。这时候就要把播种行顶部的土撒到畦里,露出叶子。如果发现幼苗不能独立开土层和地膜,需要人工挖出。苗木收拢后,应适时进行苗木检查。如果相邻两株或两株以上植株出现缺苗问题,要及时催芽补苗。从团棵期开始,适时挖出压在膜下的侧枝,然后在开花前挖苗2-3遍。
(2)苗木管理
在幼苗期,花生会逐渐形成芽。这时候就要保证花生苗的健康生长,控制地上部,使苗更健壮,根更粗,节间变短,从而提高花生品质。
(3)防旱防涝,适时排灌。
苗期适度干旱有利于花生根系发育,可增强花生的抗旱耐涝性。在发育中期,花生需要更多的水分,因此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如果中午前后发现植物叶片枯萎,要第一时间补水。发育后期如遇干旱,应采用小水量浇水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另外,花生田需要随时保持排水通畅,避免雨季渍水。
(4)适时追肥、中控、培土、除草。
追肥通常与浇水同时进行。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料,也可以在花生植株一侧开沟追肥,然后覆土浇水,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中耕除草活动。封垄前,可在两行花生植株之间进行垄沟栽培,使更多的果枝入土结果。当花的主茎和次茎长到30厘米高时,每亩可使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加水40公斤混合后喷施在叶面上。如果主茎高度超过40 cm,可以再喷一次,控制幼苗生长。在果实成熟阶段,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克、尿素35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克、水40公斤,以后每隔10天再喷施一次。这样可以延长叶片的生长期。
二、常见花生病虫害防治措施1、叶斑病防治措施
叶斑病是花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开始时,花生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圆形黑色或深褐色斑点,进一步发展后会逐渐演变成颜色越来越深的灰色霉斑,极大地阻碍花生的健康生长。
应采取科学的轮作,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在高温高湿的雨季,要重点防控,多施磷钾肥,保证花生营养充足。花生收获时,应尽量收集病残或落叶,播种前及时处理堆放的花生苗垛,消除病害的初侵染源,有效控制病害。如果种植过程中发现花生植株感染叶斑病,要及时清除,尽量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化学药剂进行病害防治。
2.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青枯病又称“青枯病”或“死苗”,多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是一种特别容易感染的细菌性病害。当发生青枯病时,花生主茎顶端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叶子会首先脱水。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整株植物将从上到下逐渐枯萎。如果将患病的植物切开,可以从切口挤出白色的脓液。发病初期植株上会出现一些绿色斑点,后期逐渐变成褐色。
具体防治方法是在初晴前或雨后开花时喷洒正确配比的农药。同时种植时要注意施肥,使用叶面肥和微量元素控制病害的发展。
3.茎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茎腐病和根腐病是花生茎叶上出现黑色和褐色的斑点,然后蔓延到叶片上。在发病后期,会逐渐转变为黄褐色的水浸斑,最终导致花生枯萎死亡。
控制方法是种植时采用科学的轮作方法,种子入土前经过消毒、烘干,保证种子的良好质量。茎腐病发生后应及时喷洒低毒、弱残留的农药。农业控制也可用于花生与玉米、小麦、水稻等轮作。,以免连作。
4.虫害控制措施
最常见的花生害虫包括蚜虫、蛴螬和红蜘蛛,它们附着在花生叶子上,以吸取叶子的汁液为生,最终使叶子死亡。要控制这几类害虫,就要在种植前翻土,在土里喷洒农药,杀死害虫。种植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一旦发现杂草,应立即清除,然后进行消毒。针对蚜虫,可以增加花生田的瓢虫数量,保护蚜虫的天敌,达到防治虫害的效果;或用低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的农药喷洒。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的背景下,应减少农药控制,积极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生物制剂、尖孢镰刀菌、土鳖虫等。用于抑制花生害虫和杂草,有效控制害虫和杂草,而不会对花生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和环境污染。
三、结语综上所述,花生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一系列病虫害,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在种植过程中,要采用优良品种,做好整地、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对花生叶斑病、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和虫害进行有效治理,确保花生健康生长、优质高产。
上诉摘要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有更多专业知识分享请留言!也希望大家帮忙转发,喜欢并关注作者。谢谢大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