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用种子的种类和数量
可选 齐曼 、 凌金城 、 笑 、 甘 、 栗子 早熟优质品种,667平方米(即1亩),种子量60-80克。
2育苗
选择地势高而干燥、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田地作为苗床。采用温室小拱棚,电线加热,营养钵育苗,培育出35-45天龄,真叶3-4片,苗高10厘米左右,根系发达的壮苗。
2.1浸种催芽
浸泡前将种子晒2-3天,提高发芽率。将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热烫,不断搅拌,保持15分钟,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泡种子4-6小时,取出沥干水分,置于28-30℃的环境中发芽,用30℃的温水冲洗种子,每天2-3次。种子长到3毫米白就可以播种了。
2.2营养土的制备和消毒
营养土由三年未种瓜菜的园土(或水田表土)70%,土壤杂肥20%,腐熟鸡鸭粪10%,三元复合肥1%,每立方米营养土掺50%多菌灵100g进行堆肥消毒。装载规格为10倍;放在一个10厘米的营养碗里。
2.3苗床准备
地热采暖线路按每平方米额定功率80-100瓦敷设,敷设方法按产品说明书执行。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应造3.5-4平方米的苗床。
2.4播种时间和方法
早春栽培的播期安排在12月中下旬。将发芽的种子平放在营养钵中间,加水70%龙脑香WP500倍液消毒,盖上1.0-1.5cm厚的干细药土,盖上塑料薄膜,系好小拱友。
2.5苗床温度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苗床温度保持在28-30℃。秧苗出土时,及时切断电源,揭去塑料薄膜,逐步降低床温,白天保持在25-26℃,晚上保持在18-20℃。一周后继续降低床温,白天保持在23-25℃,晚上保持在16-18℃。随着幼苗叶片的不断生长,营养钵要及时间苗,防止拥挤。30天后要增加通风练苗,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以适应新的种植环境。
2.6苗床水管理
一般从播种到出苗都不需要浇水。尽量少浇水,尽可能增加光照。只有营养钵的表层土干白了,才加水。浇水后要适当通风减湿,减少致病菌的滋生。
3.整地和施用基肥
在温室种植前一个月,用塑料薄膜覆盖南瓜。结合整地为界,每667平方米施足基肥,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整个大棚只有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床,床宽80-100厘米,床中间开沟深施有机肥。全层施肥。
4.种植时间和方法
按照壮苗的标准,及时播种。种植前给幼苗浇水。春季早植时间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双行种植,行距0.5m,株距0.5-0.6m,种植密度为每667 m2 330-350株。种植后浇根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对准秧苗根部的缺口支撑秧苗。裂口要小,苗要轻。地膜应保持平整,靠近畦面。破口和地膜周边要用土压实,扎好小拱棚。
5.田疃管理
5.1温度和湿度管理
温室管理侧重于防寒、湿度控制和光照增强。种植前,大棚内土壤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种植后,小拱棚和大棚应密封保温,促进苗木成活。夜间温室内温度不低于10-12℃。遇寒潮,小拱棚要盖茅草。幼苗存活前保持棚内空空气的相对温度在70%-80%。幼苗成活后,白天揭去小拱棚膜,以增加透光率,降低小环境中空的空气温度,促进植株矮壮。温室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当温度高于30℃时,必须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
5.2安装
两根4米长的竹片插在大棚内,距离大棚两侧0.5米,竹片另两端对接,竹片中间必须用立柱固定,支架间距0.5-0.6米。
5.3工厂监管
采用单蔓修剪法,保留主蔓,去掉所有侧蔓。在主藤初期,它会蠕动。爬到支架边缘时,它把藤蔓引到架子上,及时把藤蔓捆住,使植物沿着竹片生长。
5.4追肥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长。南瓜第二次收获后,每667m2追肥*,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硫酸钾5-7公斤。
5.5授粉
在幼瓜的胎盘上施用早期生长调节剂,使雌花坐在瓜上,控制植株的过度生长。每天6-10点,正常雄花出现时进行人工授粉。
6.害虫控制技术
6.1大棚南瓜主要病害为白粉病,主要害虫为蚜虫。
6.2病虫害发生规律
春季发病较轻,后期高温高湿白粉病发生严重,5月底以后蚜虫危害严重。
6.3白粉病的农药防治可采用喷洒10%世界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或40%福星EC6000-8000倍,或25%三唑酮WP1500倍。
6.4蚜虫的农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WP1500倍液进行。
7.收获
嫩瓜的采收标准是雌花授粉后20-25天,瓜皮由淡绿色转为深绿色即可采收。甜瓜的根宜早摘,有利于后期甜瓜膨大,提高产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