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幼苗感染时,子叶上表面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斑点,凹陷成溃疡。叶子被打死了,大多在叶子里。
背叶脉上沿叶脉扩展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相互连接形成网状。叶柄和茎受害形成凹陷龟裂,长条状,褐锈色。豆荚受害初生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周边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色或紫褐色晕圈,中间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上溢出红色黏稠物。种子受害表面出现黄褐色大小不等的凹陷斑。预防和控制方法:(1)选择无病种子进行籽粒分选。或用占种子重量0.3% ~ 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00倍的40%甲醛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②抗病品种,如东北大马张、乌鸡蛋和套袖、华北黑籽四季豆、云峰佳豆等。,具有中等或较高的抵抗力。
③与非寄主作物2-3年轮作。如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蔬菜作物。
(4)清洁农村。收割后,彻底清理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焚烧或深埋。翻土、平整土地、清理排水沟;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定苗,合理密植,防止淹水,灌溉后及时松土。
⑤农药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55%盛可湿性粉剂1000倍、20.67%万兴乳油2000倍、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菜豆病毒病症状:
因为菜豆病毒病是由几种病毒单一侵染或混合侵染引起的,同时种植不同品种的菜豆,侵染寄主的生长阶段不同,菜豆的症状也不同。一般可表现为植株矮化,叶脉明亮,叶片斑驳,或绿色部分深浅不一,参差不齐,有时叶片皱缩扭曲。患病植物通常开花缓慢或花蕾脱落。荚果上症状不明显,一般比正常荚果略短,有时会有褪色的绿色斑点。
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抗病品种早薯14号、云峰4号、冯春4号、Winner、早白杨娇等。都比较抗病,可以因地制宜选择。
(2)无病田、无病株、留种。最好在以禾本科作物为主的地区设立无病种子保留地,这样可以降低种子的带毒率。
③及时喷洒杀虫剂控制蚜虫。
④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注意施肥和浇水,以保证壮苗,提高抗病能力。铲除田间边缘及附近的越冬寄主,如豆科杂草,减少毒源。
菜豆锈病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还会损害茎、叶柄和荚果。发病初期,叶背面通常出现淡黄色斑点,稍突出,然后锈褐色,扩大发展为红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棕色粉末。这时,在叶子的正面可以看到绿色的斑点。病后期,孢子堆变黑,为冬孢子堆。有时叶脉上也可产生夏孢子堆,叶片变形,脱落早。有时在叶表面或叶背面可见一个略凸起的白色疱斑,即病菌的锈腔。后期叶子枯死。荚果感染后,还产生许多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预防和控制方法:
(1)清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
②种植抗病品种如福昌三丰、新秀1号、九里白、冯春4号等抗病性较强。
③在药物防治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40%福星乳油8000倍、20.67%万兴乳油2000倍、或50%威秀灵乳油800倍、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菜豆细菌性疫病症状:
地上部分会受到影响。叶子上有初生的深绿色油浸斑,然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受损部位褐色干燥,坏死部位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部分溢出黄色菌脓。严重时,斑点互相愈合,使整个叶子枯萎。湿度大时,部分病叶迅速变黑,幼叶扭曲变形。茎感染该病时,起初症状与叶片相似,然后病斑呈红褐色,圆形,中心略凹陷。病斑缠茎一周后,病部以上的茎叶枯萎死亡。豆荚感染,豆荚上有褐色圆斑,中央略凹陷,严重者豆荚萎缩。种子感染,多数种皮收缩,或产生黑色或黄色凹陷斑。湿度大时,茎、叶或肚脐常溢出粘液脓。00倍液体。每15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每公顷喷洒750-900升液体。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选择无病种子或用4512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95%敌百虫原粉拌种,用量为种子的0.3%;或5 000倍硫酸链霉素浸种2-24小时,清洗后播种。
②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③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精细平整土地,防止局部积水,发病初期去除病叶和下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
④病害防治初期,46.1%三钱水分散粒剂1500倍、53.8%克多干悬浮剂1000倍、77%克多可湿性粉剂500倍、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14%六亚甲基四胺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植物霉素40倍。以上药物可以轮流使用。
菜豆枯萎病症状:
也就是说,病害是从苗期开始,导致幼苗变黄死亡。一般在生产地花期开始发病,从茎基部向上迅速发展,导致茎的一侧或整个茎变暗褐色,凹陷,茎的维管束变色。病叶叶脉变褐,叶肉变黄,然后全叶干枯或脱落。病根变色,侧根少。植株结荚显著下降,荚背和腹部缝合线变成黄褐色,全株逐渐死亡。在急性疾病中,疾病从茎基部迅速发展,导致整株植物枯萎。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所选抗病品种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丰收1号、秋抗19号、冯春2号、冯春4号、九里白、晋州双季豆、秋抗6号、青岛豆、齐一豆等。都是抗病的,所以可以因地制宜选择。
②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消毒。
③与白菜、洋葱、大蒜3 ~ 4年轮作,不与豇豆连作。高垄栽培,注意排水。
④农药喷洒从病害防治初期开始,重点是植物的茎基部。选用的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5%盛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20%甲基硫菌灵乳油]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双氯芬酸水250倍,每株20倍。
⑤及时清理病残植物,带出田间,焚烧或深埋。
菜豆根腐病症状:
疾病发生在埋在土壤里的根和茎上。发病初期为棕褐色和深褐色,形状不规则,有时有红色条痕,略凹陷,有时表面龟裂,深入皮质。春豆开花结荚时,植株出现症状,下部叶片变黄,边缘枯萎,病叶自下而上蔓延,不脱落。秋季,豆角处于高温季节,种子萌发后被侵染,胚根产生红褐色条状斑点,逐渐变成深褐色。茎上的嫩叶首先变黄、萎缩和畸形,而下部的老叶暂时保持正常。病根侧根少,植株矮化,主根腐烂或死亡后地上茎叶枯萎,植株死亡,维管束红褐色。与菜豆枯萎病不同的是,发病部位往往局限于根部和根茎基部,只有在主根腐烂后才出现地上部分萎蔫死亡的症状。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与大白菜、洋葱进行轮作2年以上。
(2)平整土地,高垄深沟种植,防止积水和漫灌。春豆宜早播,秋豆宜迟播,避开苗期高温,可降低发病率。
③发病初期,在茎基上浇20%甲基利卡磷乳油12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5% L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隔7 ~ 10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 ~ 3次。
菜豆菌核病症状:
大多数病害始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或一级分枝的分枝处。起初斑被水浸泡,后逐渐变成灰白色,皮质组织龟裂,呈纤维状。湿度高时,茎腔内生长鼠屎状黑色菌核,病部有时有白色絮状菌丝形成鼠屎状菌核。匍匐芸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茎枯萎死亡。
地理分布:温室菜豆和华南露地菜豆。
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无病株采种。用10%的盐水挑选种子,去除菌核,然后在播种前用清水冲洗。
②清除细菌来源。收获后将病株焚烧深耕,使大部分菌核埋在6厘米以下,不利于在子囊内挖掘。在子囊发掘的鼎盛时期,进行了栽培,子囊被切断。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防止子囊出土,夏季休耕期灌溉,铺膜,关棚,升温杀死菌核。
③病害防治初期应使用农药喷雾。农药的使用见番茄菌核病。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4次。
菜豆蚜方法防治菜豆蚜虫,可喷洒50%灭蚜喷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2.5%溴氰菊酯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菜豆螟方法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1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4000倍液、15%茚虫威25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从出芽开始,如果需要,每10天喷一次芽和花。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