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施用
钾肥与农作物高产高效如今,随着粮食产量和效益的倍增,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氮
磷肥的大量施用基本满足了作物的需求,而
钾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地区出现了缺钾症状。施用少量
钾肥效果日益明显,应把施用
钾肥列为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首要措施。 1.
钾肥的增产效应。钾的生理功能:钾能调节原生质的胶体状态,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对块根和块茎作物淀粉和糖的积累有良好的作用。钾能强化秸秆,增强抗逆性,减少病害,防止倒伏。 2.
钾肥效应:施用
钾肥能明显提高产量。近年来,我们在全县不同土壤类型上对16种作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10%-20%。 总的增产趋势是蔬菜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 蔬菜中的马铃薯、经济作物中的花生、玉米和水稻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54%、15%、16%和13%。 为了弄清
钾肥施用量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在几个地方进行了施用不同量
钾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充分保证氮
磷肥用量的基础上,
钾肥的适宜施用量为10-20公斤/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可净增经济效益50元。 2.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必须合理施用
钾肥。
钾肥供应将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土壤中有效钾有三个来源。 一是土壤矿物质的分解,二是有机肥的施用,三是化学
钾肥的补充。 当前,面对部分地区土壤速效钾严重下降,农作物产量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如果仅仅依靠土壤分解和有机肥的补充,无法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必然导致农作物对土壤钾的掠夺。
钾肥施用量不够,三种营养元素的施用比例不协调。因此耕种帮建议
钾肥的施用应与
氮肥、
磷肥并重,使
钾肥的施用尽快在全县推广。 2 .合理施用氮、磷、
钾肥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按比例有规律地被吸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这些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增施
钾肥可以提高
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氮磷
钾肥一定要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因地制宜合理施用。使营养元素比例协调,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一般氮磷钾比例为1: 0.5: 0.4。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施肥力度灵活应用,以达到作物丰收的目的。 3合理施用
钾肥必须达到以下几点 ①施用
钾肥应考虑土壤供钾水平,制定
钾肥施用计划;②施用
钾肥时应考虑生产水平和氮、磷、钾的施用量。一般氮
磷肥施用量高的,要多施
钾肥。③施
钾肥时要考虑栽培配方和复种指数,复种指数高的要加大
钾肥的施用量;④
钾肥施用要考虑不同作物的需钾特点和施钾效果,多施喜钾作物;⑤
钾肥施入土壤后,其流动性较小,所以
钾肥一般用作
基肥或前期追肥。对于生长期长的作物或土壤肥力差的沙质土壤,也可以分几次施,要强调前面重,后面轻。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作物出现缺钾症状,影响正常生长,可在叶面喷施2%
硫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