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11:44 作者:李先生
杂交水稻的施肥确实不同于其他作物的施肥。一般来说,底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分蘖肥以钾肥为主,氮肥分多次均匀施入。特别要注意施用壮苞和壮种肥。请注意以下几点:
(1)施用基肥。据测定,杂交水稻吸收的总肥料中,50% ~ 60%的氮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会消耗过多的土壤潜在养分,降低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使有机肥的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40%。
(2)早施分蘖肥。因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强,移栽后新根出现快。一般早稻移栽后5天追施尿素,晚稻移栽后3天追施尿素,促进分蘖。分蘖肥应分次施入,每亩用尿素6 ~ 7.5公斤*次。每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对长势较差的田块施二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不超过4公斤。每亩施钾肥5 ~ 7.5公斤,追施于有机肥少、钾肥不足的田地。
(3)观苗时施穗肥。穗肥因施用时期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前期施肥适宜,幼苗生长均衡的地方,一般应以保花增粒为主。只施花肥,施用量不要太多。一般每亩施尿素2.5公斤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体苗数少,个体生长效益差,那么既可以施促花肥,也可以施保花肥,每次每亩可以施尿素5公斤。杂交水稻对钾肥的需求很大。旱田复水后配合追施氮肥,每亩追施钾肥2.5公斤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4)抽穗前施谷肥和叶面追肥。如果幼苗叶片太淡,每亩施尿素2 ~ 2.5公斤;抽穗后过早黄化的田地,每亩施尿素2.5 ~ 3公斤;正常杂交水稻,只需用500 ~ 750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喷雾作粒肥。由于杂交水稻后期对磷钾的吸收较高,后期施用叶面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抽穗前4-6天或抽穗后2-3天用50公斤水喷施150-200公斤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物抗高温或低温的能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