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10:33 作者:李先生
我们对地球母亲无止境的要求已经改变了她的面貌。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去大连旅顺水师营镇。有一个大水库,孩子们在水里玩耍,女人在水库边洗衣服。当我在20世纪90年代回到那里时,没有水库的迹象。上世纪70年代,我被调到河南扶沟工作。我住的地方前面有一条小河,我们经常利用空空闲时间去那里钓鱼,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我的邻居居然钓到了一条18斤重的大鲤鱼。听说是黄河冲的。2007年,我回去看那条河,只有一条不到一米宽的水道。以前说到北大荒,我会把北大荒想的越肥越好 石油 黑土地,但是现在听说北大荒的黑土地已经严重退化,已经不是那个 石油 黑色的土地。当我看到内蒙古的沙土时,当我想到住在那里的人必须搬家,否则他们将被埋在沙子里时,我感到非常难过。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和土地。
土地决定我们的健康。
我国从60年代开始重视地方病的调查,80年代绘制地方病环境图。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促进了中医、地学、化学、生物学在地方病研究中的合作。土壤中硒、氟、碘缺乏的状况已被公众所认识。硒在岩石和土壤中分布不均匀,除高硒区外,还有大面积的低硒区。克山病、大骨节病已在低硒地区的15个省和自冶区发生,低硒环境会加重碘缺乏病病情。1974年,我国科研工作者证实补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后来又证实补硒对防治大骨节病有效,提供了硒与人类疾病直接相关的理论。这些研究成果都要求人们积极开发富硒产品,尤其是向土壤中补硒的产品。
补充土壤植物的营养
根据全国土壤硒调查,我国除恩施、湖北、资阳、陕西、贵州等部分地区外,从东北到西北存在一条低硒带。从粮食硒含量分析,东北地区硒含量低于西北地区。虽然土壤硒含量较低,但东北地区的粮食硒含量较低。因此耕种帮建议使用硒肥来改良土壤。中国与芬兰同步开始在土壤中施用硒肥——亚硒酸钠,效果非常明显。但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不明显。东北蒲阳农场的试验发现,叶面施用亚硒酸钠比根部施用效果好得多,因为有机质与硒形成的络合物不易吸收。在给土壤补充营养时,不仅要考虑土壤对营养的需求,还要考虑是否会被植物吸收,是否会破坏土壤结构。
施肥要考虑环境健康。
无论是施用有机肥还是化肥,无论是通过根部还是叶面施肥,都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
(1)作为规则使用。有些地方硒含量很高。生物转化可形成生物硒,并可开发一系列生物硒产品。
(2)治水用水。对于个别富硒地区和水资源,有必要对富硒矿泉水进行监测、管理和开发。
(3)耕种和使用农田。高硒地区可以直接使用,低硒地区要根据条件喷洒,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的低硒土壤,不要破坏土壤结构。
(4)治空气,用空气。高硒地区的煤含硒量高,使用烟尘非常重要,还应考虑喷硒对空气体的影响。
肥料的发展,在思想上要有方向性、战略性的转变,从低级产品到高科技产品,从自用到商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要建立良性的生态循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